据襄汾县文物旅游局负责人描述,该化石鱼长27厘米,除了尾部略残外,其余部分保存完好,眼眶、鳃盖清晰可辨,保存了原来鱼的躯体形态。石化了的肌肉虽为钙化物,但圆而肥硕。
经省文物考古专家鉴定,这是一具存活于晚更新世早期、距今十几万年的草鱼化石。目前,我国发现的化石鱼一般都是保存在细砂岩中的鱼的躯体印痕或是鱼的零碎部位,和这具化石鱼有很大的区别。据推测,这条鱼可能是死后很快被泥沙掩埋,在数万年的掩埋过程中逐步被钙化了的鱼,以原态保存了下来。
作者:潘春娟
关键字: 内容标签:化石,发现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