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我们的2008:无限怀念 有限悲伤 "春天"已经不远(4)

编辑:秋痕 来源:中国青年报
 
文艺电影输了票房赢了口碑

    贺岁档还未结束,这个档期最优秀的电影已经水落石出,电影《梅兰芳》尽管有着虎头蛇尾的不足,但还是凭借其文艺片的属性,为生存空间被挤压得微乎其微的国产文艺电影狠狠出了一口恶气。但今年《梅兰芳》的优点和缺点都太明显,使得它失去了争议性,也失去了票房后劲,它作出的最大贡献是,可以为后来拍摄同类题材的文艺片导演提供一定的经验,那就是如何更好地将文艺和商业结合起来,让文艺片真正成为主流观众的选择。

    2008年的商业电影更加注重娱乐价值,对电影内在的挖掘被抛弃得更远,以《非诚勿扰》为例,这部电影的“诚意”的媚眼,更多地抛给了商业和票房,所谓对观众的诚意,不过是用一堆过时的段子、小品拼凑而成的空洞电影。作为冯小刚第一次独立编剧的电影,它的缺点显而易见,失去了以王朔小说为框架的京味文学的根,冯小刚在贺岁电影上跌入了六神无主的状态。

    所以,这一年“好电影”大多都是文艺片。4月清明节档期,《左右》和《立春》先后公映,引起了一轮对文艺片的反思和讨论,缘起无非还是为什么文艺片“口碑好、票房差”。《左右》和《立春》在公映前造足了势头,影评人也都纷纷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但观众还是将钞票投给了商业电影。这没什么奇怪的,在国内,一部商业片拍得再烂,也有观众为之埋单;相反,一部文艺片拍得再好,观众也会再三考证打听再抱着犹豫不决的心理前往影院一探究竟。

    6月,《二十四城记》作为唯一一部中国影片角逐金棕榈,自此之后它便和贾樟柯之前的作品一样,开始了不停的拿奖之旅。但遗憾的是,这部在国际上颇受好评的文艺片,仅在个别城市举办了几场看片会后便了无声息,公映之日至今尚未确定,这也反映出国产文艺片的确存在着诸多电影之外的不利因素。

    10月,一部名为《海角七号》的台湾电影悄然通过网络渠道为网民所追捧,它在台湾创造的超过《色,戒》的票房神话,以及由它引发的关于台湾精神的讨论,都显示出它的与众不同。内地影迷对这部电影的热议,也算是给文艺片导演提了个醒:真正的好电影是需要有情怀的,它不是导演卖弄才华的工具,而是寄托民众情感的一个载体。在“脱离大众生活”成为人们对文艺片的最大指责时,《海角七号》的成功有力地为文艺片拨正了航向。

    2008年,因为有了《立春》、《二十四城记》、《海角七号》、《李米的猜想》、《梅兰芳》等文艺片的存在,文艺片即便在票房上大大输给了商业片,却输得一点也不丢人。商业电影让人快乐一时,艺术电影可以镌刻于内心。不要轻看文艺电影,从人类发明电影的初衷到电影可以记录光影年华的功能,再到人们未来对电影的心理需求,都表明文艺片才是呈现电影魅力的最佳形式。

    告别的年代不是长远分离而是永久继承

    每一年,总有一些人离我们而去,在另外一个世界,由他们组成的星空更为深邃和璀璨。现在,那片星空上又增添了这些名字:柏杨、浩然、谢晋、王元化、魏巍、贾植芳……纪念他们离开的方式,无非是我们早已熟悉了的那套模式:网站抢发新闻,博客第一时间发表纪念(或者八卦)文章,报纸刊登评论组织专版,网站制作专题,电视跟进报道。

    令人应接不暇的2008,人们实在没有太多精力顾及这些文化老人的去世,这个名单里面,除了大众知名度更高一些的柏杨和谢晋引起传媒的普遍关注外,其他几位尤其是知识界和思想界泰斗级的人物王元化和贾植芳,引起的震动范围至多不过几万人几十万人,他们的离开可以用“默默地、安静地”来形容,但反过来想,这何尝不是他们向这个世界告别的最好方式?

    “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的柏杨,活着的时候是一名战士,他的死也如同一颗子弹,射入至今仍让无数人沉浸其中的文化酱缸里。柏杨去世时,有人写下了这样的话,“柏杨的著作要慢慢读,但柏杨的名字,我们却要赶快镌刻于内心,在擅长遗忘的时代,别让他也成了过眼云烟。”柏杨最大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他两千余万字的文学和史学著作,更体现于在中国人的劣根性逐渐被美饰得近乎虚假的时候,再次揭了全体中国人的疮疤。自他之后,东施效颦者众,一时间批评国人也成了一股文化潮流,但柏杨和那些只会批判不会建设的人是不同的,虽然他也给不出如何让中国人不丑陋的最佳答案,但他的写作是带有尊严的写作,他的笔触蘸有浓烈的情感,这种情感依然是他多年不变的“爱之深,痛之切”。

    同样是高举批评利器,王元化却从不自命为“战士”或“先知”。在某网站举行的2008文化人物评选中,给了他这样的评语,“贯穿王元化一生的思想主线是‘自由’,他最看重的学术品质是‘思辨’”。这样的评价我们很熟悉,它们同样被应用在钱钟书、施蛰存、巴金、沈从文等秉承传统和五四精神的文化精英身上,它们同样也是当代知识分子身上最为稀缺的品质。怀念王元化,不如说是怀念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向王元化致敬,不如说是向这些大师级人物身上所具备的精神致敬。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不远,悲伤,怀念,春天,无限,有限
下一篇:当代著名政治思想家“文明冲突”论者亨廷顿辞世||上一篇:2008文化圈正反聚焦:盗名·盗卖&大师·山寨(5)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