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古城变"摇钱树" 文化异化有隐忧(4)

编辑:秋痕 来源:新华网
 
学者在总结中国部分古城旅游开发规律时说,开画廊的不如开饭店的,开手工艺作坊的不如开酒吧的。珍藏着中国历史文脉的古城古镇古村,由于对资源的掠夺性索取,导致不少景区谢顶早衰,吸引力急剧下降,“摇钱树”正蜕变为长不大的“小老树”。
    而类似凤凰古城遭遇的这种隐性“文化伤害”,也在加速遗产“折旧”。在充满江南小桥流水风情的古镇周庄,“万山猪蹄”招幌太多太腻,满镇飘荡,“多了商家,少了人家”令人遗撼。
    记者采访中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如果听任旅游开发热潮对古城文化遗产的损害,过不了多久,这些古城很可能走上一条“变异”的不归路。今天走在丽江古城的街道上,游客们看到的是一幅与真实纳西族人无关或变异了的旅游商品交易图,如果再不进行有效控制,将导致丽江文化主体的转移和失落,而这正是古城作为文化遗产最有价值的部分。
    如果说,穿城而过的沱江是凤凰古城的灵魂,那在水一方托起沉沉岁月的吊脚楼,则是美丽灵魂的庇所。作为一种不可重复的文化符号,吊脚楼是和苗家盛满汗水的竹背娄,和沈从文笔下早己歌声遥远的翠翠、萧萧们,和沱江两岸此起彼伏的捣衣声,和古城老街里那份怡然从容联在一起的。让历史惠及子孙,让疲惫、麻木还能被愉悦、被感动,让心灵为一种正在消逝的文明提供见证,这是我们呵护“梦中家园”的全部理由。


关键字: 内容标签:摇钱树,异化,隐忧,古城,文化
下一篇:古城变"摇钱树" 文化异化有隐忧(6)||上一篇:古城变"摇钱树" 文化异化有隐忧(5)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