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英诺奖得主品特辞世 被誉"最高深莫测的戏剧家"

编辑:秋痕 来源:新京报
 

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哈罗德·品特(Harold Pinter)一辈子耕耘荒诞派戏剧。平安夜,78岁的品特谢幕。品特是当代英国最为卓越的剧作家之一,曾获奖无数,但对于内地的大多数读者来说,由于未曾出版过他作品的中译单行本,所以这个名字仍然略显陌生。

《情人》(左)是品特中期的代表作,现在国内导演徐昂的改编版本正在人艺小剧场上演。裘德·洛主演的《Sleuth》(右),是品特作为电影编剧的最后一部作品,同样具有品特作品的典型风格———封闭的空间、恐慌的气氛、依靠对白推进的情节以及情节发展的不确定性。

生平 食道癌让品特戏剧不再

出生在伦敦一个犹太裁缝家庭的品特,在反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走上戏剧之路。除了撰写舞台剧剧本,品特还为广播剧、电影和电视剧撰写过剧本,也是导演和演员,获得过两次奥斯卡获提名和七次英国电影学院奖提名。2005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在夺得诺奖的时候,品特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好,因为病重没有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而是以录像带的形式发表演讲。事实上,品特从2001年起就开始患有食道癌,这也是最后夺走他生命的罪魁祸首。

品特的语言技巧、冷峻的解剖风格影响了整整一代英国戏剧家。诺贝尔文学奖对他的评价是“他改变了20世纪戏剧舞台的面貌”。这位戏剧先锋同时又是崇尚人权和反战的作家,生命的最后几年一直致力于此。

不过品特在中国,比较广为人知的作品还是他参与编剧的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此外,品特还分别在《巴拿马裁缝》和《曼斯菲尔德庄园》这样的电影里演过一个跑龙套角色。

出版 译林明年推出12部译作

记者从译林出版社了解到,2008年底他们从版权代理手中拿下了包括《生日晚会》、《哑巴侍应》以及具有突破意义的作品《看房者》在内的12部作品中文版权,基本囊括了品特的代表作及所有重要作品,计划以《品特作品集》的形式,将这12部作品分成上、下卷于2009年推出。现已邀请到国内研究品特的著名专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华明进行翻译。

- 业内声音

他真正对戏剧的贡献就是他的作品是可以作为英文戏教材的。他的原文,很容易看懂,但是能明白里面深层传达的东西又挺难,他其实发现了人类语言的诟病。徐昂(人艺导演,其根据品特作品《情人》改编的话剧正在上演)

品特的剧作创作大致被分为早、中、后三个时期。早期是荒诞派创作,中期是现实主义和回忆性的戏剧,如《情人》。这两段时期的作品都有哲学上思辨的意味。后期的创作政治倾向特别明显。

我个人很喜欢品特,今年8、9月份我曾经专赴英国剑桥大学进行现在正在负责的“品特的研究”国家项目,但是很遗憾没能见到品特。我个人对他很情有独钟,他的离世我感觉像是一位老朋友的离开。华明(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品特作品中文版译者)

他的作品语言高度集中和故事合乎逻辑,这是我最大的感触。品特会用咖啡厅里旁边人的对话或者街边的聊天营造自己的戏剧风格。这个人给人最大感觉就是特楞,也特神,有胆儿。沈林(中戏教授,英国戏剧研究专家)

- 媒体声音

品特擅长揭示日常生活中的不祥与平静状态下的噪声,这使他成为最有影响的剧作家并成为同代人模仿对象。———《纽约时报》

战后英国戏剧舞台上最具有创造力,最高深莫测的戏剧家。———《每日电讯报》

记者 李健亚 姜妍 实习生 张婧熠


关键字: 内容标签:戏剧家,辞世,高深莫测,奖得主,被誉
下一篇:毛泽东也是一名红学家 两篇《离骚》现成长过程||上一篇:2008文化圈正反聚焦:盗名·盗卖&大师·山寨(1)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