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文化观察]“山寨”2008,谁的眼泪在飞?(3)

编辑:秋痕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垃圾文化的华丽画皮”还是“民间智慧的文化苦旅”?

    “山寨文化”的“中国式崛起”令人反思


    “山寨文化”何去何从?近日,一项有2169名公众参与的在线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山寨文化”,超过半数公众(56.9%)认为应该任其发展,19.0%的人认为应该制止其继续蔓延,还有24.1%的人觉得“不好说”。

    “要问‘山寨文化’向何处去,我们必须先问为什么‘山寨文化’能够生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文艺理论家陆贵山分析。对于最初的“山寨机”而言,“暴利”是它成活的最大理由。2008年国产手机上市公司的中报数据显示,不少公司的毛利率已经低于10%,厂商大喊手机已经成为夕阳产业。但其内部人员透露,手机行业的利润空间比电脑还是要大得多的。“‘山寨文化’也是如此,只不过是这种文化产品获得的更多的是一种‘看不见的利润’。”陆贵山说。

    “喜欢某某的N种理由”、“今天你EMAIL了没有?”、“将减肥进行到底”、“爱是这样炼成的”,无一不是从广告语、时尚热点里“山寨”而来。一位网友认为,但“山寨”也要讲艺术,相同的语式,如果变成“今天你上班了没有?”“将勤俭进行到底”“肌肉是这样炼成的”完全没有什么说不过去的,但你仍然体会不到真正的“山寨文化”。他认为,“山寨文化”的智慧,正在与它存在于字里行间的小机警,而从“山寨文化”中获得的文化满足感、娱乐满足感正是一种“看不见的利润”。

关键字: 内容标签:山寨,谁的,眼泪,观察,文化
下一篇:央视元旦晚会 董文华和山寨明星都没戏||上一篇:故宫百科全书编撰启动 75000件文物将有词条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