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工作人员正在工地现场进行考察。本报实习生王苡萱摄
昨天,朝阳文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从常营民族家园三期工地内,将一合清代道光时期的墓志铭取走。12月10日,工地工人施工时,挖掘出两块棺材板,随后上报到文物局。棺材板下,埋了一合墓志铭。专家称,该墓地可能为衣冠冢或疑冢。
昨天下午,朝阳文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下到工地,挖出了两块棺材板,在一块棺材板下,有两块长宽均为60厘米左右的青石板,除该青石板外并无他物。青石板上刻有白色字体,隐约可见“道光”、“索绰洛氏”、“军机大臣”、“翰林院掌院”等字样。
北京石刻博物馆副研究员刘卫东表示,经鉴定,该青石板为一合墓志铭。“索绰洛氏”是墓主的姓,在清代,“索绰洛氏”是一个比较大的家族。而该处墓地很可能是一个衣冠冢或疑冢。刘卫东解释说,在古代,如果家里人死在外地,无法回来安葬,家人便将死者一些遗物,盖在一个棺材板下,如果遗物也没有,就直接盖一合墓志铭。而另一种可能就是疑冢,古代比较富有的人,怕死后被盗墓,便会设几个假墓地,又称疑冢,最多时可设9个疑冢。
关键字: 内容标签:衣冠冢,墓志铭,疑为,挖出,清代,墓地,工地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