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湖北红安积极开展文化活动红色文化“映红”将军县

编辑:秋痕 来源:人民网
 
举国闻名的湖北省红安县被誉为中国第一将军县。在这块红色土地上曾爆发了震惊中外的“黄麻起义”,组建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三支红军主力,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和陈锡联、韩先楚、秦基伟等200多位将军。 
  这块神奇的土地,同时是革命歌曲红色文化的发源地。
  红土地上绽放文化奇葩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光辉灿烂现出新世界,亲爱的工友们啦,亲爱的工友们啦,唱出一个《国际歌》,庆祝苏维埃……”
  这首出自红安七里坪民歌手创作的革命歌谣,原名叫《庆祝苏维埃》,它见证了鄂豫皖革命摇篮早期斗争的历史,凝结了大别山这片英雄热土上的儿女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随着时间和岁月的推移,这首歌更名为《八月桂花遍地开》。文化部学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民歌》第一卷收录了这首歌,并将之誉为中国经典民歌之一。
  还有那首脍炙人口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出自土生土长的老红军战士程坦之手。1933年,时任鄂东北道委秘书长的程坦同志,为了严明红军纪律,加强军民关系,巩固革命根据地,将对红军战士讲纪律课的讲稿,编成歌曲在红军中广泛传唱。这首歌经过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郑位三、程子华、刘华清等亲自修改后,正式作为红二十五军军歌,随着红二十五军北上抗日到达延安,这首歌唱遍了八路军、新四军,新中国成立后这首歌几经修改,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歌。它唱出了中国军人钢铁般的纪律,唱出了中国军人的军魂。
  70多年的时间过去了,中国大地上发生沧桑巨变,植根红安这块红色土地上的红色文化已是根深叶茂、生机盎然、蓬勃发展,拱托盛世的辉煌。
  创刊于1957年的《红安文艺》,半个世纪以来历经风雨,始终坚持党的文艺方针,面向基层,面向大众,弘扬红色文化。由原来的半年刊改为现在的双月刊,共出刊278期。小刊物大大丰富了红安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示出红安文艺创作的丰硕成果,成为这块红色土地上绽放的一朵奇葩。
  文艺社团建设红色文化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暖中国的大地,人民群众压抑多年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为讴歌建设社会主义中的新人新事,红安县铜锣诗社应运而生。
  20多年来,铜锣诗社弘扬红色文化的主旋律,出刊23期,赞美红安工农业、文化教育、财贸和科技卫生事业等方面的英雄模范人物,为推动精神和物质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2005年他们用两年多的时间,收集、整理《今古诗人咏红安》约100万字的诗歌集。挖掘了唐宋以来历代文人墨客对红安这块神奇土地的赞美之词,特别是将董必武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红安从事革命活动宝贵史料作了真实的记录,给后人留下丰富的精神财富。现在他们又在紧锣密鼓进行筹划,再用3年时间编辑出版一部《红安籍开国将军颂》,充分展现红安籍开国将军出生入死、浴血奋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所作出的重大历史贡献。
  成立不久的红安作家协会,由一批离退休文艺爱好者组成。他们用近3年时间,编写了《红土地文萃》,先后出版了《红安散文选》、《红安小说选》、《红安中篇小说选》、《红安诗歌选》、《红安戏剧选》五本书。深入地挖掘红安人文资源和文化底蕴,唤起红安年轻一代积极向上和传承文脉的社会风气。
  红安县摄影协会,他们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办成了两件大事:一是出版了《红安》摄影集;二是举办了一次全国摄影大展;全面介绍了闻名于世的中国第一将军县的风土人情,地域景观,英雄史实,工农业生产现状,对政治、经济、文化作多方面展示。使全国乃至全世界了解这块神奇土地的真实面貌。
  一批离退休的老同志,出于老区人民对毛主席真挚感情,成立了毛泽东书法艺术研究会。他们不顾条件简陋,坚持刻苦临习,深入研究。研究会成立后,举办了毛体书法展,轰动了红安山城,受到省市书法界名家的赞誉和重视。
  去年秋天全国第八届文化艺术节在武汉召开,这些老同志的毛体书法作品在红色文化厅展出,并在大会上作“红土地上的红文化”汇报发言,参加会议的全国各地的文人墨客无不赞叹在红安这块神奇土地上的新奇迹。
  最近湖北省文联在毛泽东诞辰115周年之际,将在红安举办第二届全国毛体书法大赛和首届理论高峰论坛会,推广红安县毛泽东书法艺术研讨会学研毛体书法的作法和红安县委、县政府重视红色文化建设的典型经验。
  文化繁荣推动经济发展
  红安县红色文化的蓬勃发展,既离不开红安红色文化的文脉传承,也离不开红安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政府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适量资金给各个社团作为活动经费。对于重大活动经政府批准同意,另行拨款解决。更重要的是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植根民间的重要性。他们不仅重视和支持民间社团工作,而且带头参加社团活动。《今古诗人咏红安》、《红土地文萃》、《红安文艺》几本大型书刊都由县委主要领导作序或担任顾问。那些老爷爷老奶奶们自编自演翩翩起舞:“腰鼓敲得咚咚响、老区人民心向党、当年流血闹革命、如今流汗奔小康”,形成红土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文化繁荣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红安县2007年实现GDP37.67亿元,比改革开放前1978年GDP0.87亿元,增长了40多倍,财政收入也由1978年的0.54亿元上升到5.1亿元,一跃成为全国老区发展最快的县域经济之一。

关键字: 内容标签:红安,湖北,文化活动,将军,映红,红色,文化
下一篇:北京冬季书市落下帷幕 养生类图书名列前茅||上一篇:第4届中国人日语征文大赛颁奖典礼在湘潭大学举行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