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司徒雷登低调安葬杭州:无缘葬燕园陪爱妻(3)

编辑:秋痕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司徒雷登的房子“哪怕是茅草房”,也是“一个历史事件的标签”

    但在杭州,姚林杰发现,与司徒雷登有关的痕迹还依稀可寻。

    1996年,姚林杰和在杭的燕京大学校友一起,拜访了耶稣堂弄里一座昏暗的二层小楼。意外发现楼下挂着一块牌子,写着“司徒雷登故居”六个字,既没有署名,也没有日期。他后来得知牌子是1985年悄悄挂上去的,因为文物部门把这里认定为一个文物点。

    “杭州市没有忘了司徒雷登。”有校友很快在燕京大学校友通讯上撰文写道。

    但4年后,这幢老房遭遇了拆迁。由于故居被产权单位认定为“危房”,一夜之间被拆除。姚林杰回忆,“拆下来的梁柱和楼板等原装木料,被连夜运到了湖州”。据当地媒体报道,司徒雷登故居只剩下“两面残墙一堆断柱”。而拆除故居的目的,竟是“为了建单位宿舍”。

    好在拆迁事件一出,舆论哗然,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之下,司徒雷登故居于2001年6月15日开始复建。但市政府2000年的一个会议决定,“故居修复后可作办公用房,也可作住宅使用”。

    姚林杰对此不能接受。在他看来,运动期间住人可以理解,但现在不能这么对待司徒雷登。于是,他拨通了杭州市长热线12345,以燕京大学在杭校友的名义反映问题。

    问题很快在2001年10月10日得到时任杭州市长仇保兴的批示。这位即将进京赴任的官员在离任前40天的一句简短批示,改变了司徒雷登故居的命运。在这位市长的眼里,司徒雷登的房子“哪怕是茅草房”,也是“一个历史事件的标签”。也是在这一年,杭州市文物部门以240万元购得司徒雷登故居的房屋产权。

    但曲折依然不断。就在姚林杰和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正为故居复建奔走呼吁时,有人以燕京大学校友和马克思主义党员的身份,致信当时的浙江省委领导,坚决反对复建司徒雷登故居。

    当姚林杰当面拜访这位校友询问反对原因时,对方回答:“因为司徒雷登是毛主席点名批评的人。”

    像这位燕大校友一样,绝大多数人对司徒雷登的了解,仅仅来自《别了,司徒雷登》一文。在1956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里,对司徒雷登的注释是:“他一向是美国对华文化侵略的忠实执行者。”不过在1991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里,这条注释被删掉了。

    “尽管领袖那么说,但我们燕大校友大多明白司徒雷登是个什么样的人。”80多岁的王百强在电话里说。他是参加骨灰下葬仪式的燕大校友中唯一见过司徒雷登的人。至今在他的记忆里,司徒雷登是那个新生入学开学典礼那天,挨个与他们握手,并俯身询问他姓名的老校长。

    姚林杰和他的校友们认识到,有必要还原老校长的本来面目。为此,姚林杰曾专程到北京,要求校友会出面,邀请燕大著名校友雷洁琼、吴阶平、周南等人题词,并邀请燕大校友、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的黄华为故居题写匾牌。

    而他们的努力,也得到了傅家人的回应。2002年10月,傅泾波的女儿傅海澜,通过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向司徒雷登故居捐赠了第一批司徒雷登的遗物。

    从此,那些为司徒雷登归葬燕园奔走的人们,开始慢慢把目光从燕园向杭州转移。

    2003年,傅海澜再次通过燕京大学北京校友会向司徒雷登故居捐赠遗物,并在当年10月造访司徒雷登故居。

    2005年,复建的司徒雷登故居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而在这段时间,司徒雷登骨灰归葬燕园的事情,依旧被告知“暂缓办理”。受托办理此事并奔走于中美之间的林孟熹,未能完成故人嘱托,在2006年1月辞世。

    司徒雷登回来了

    林孟熹离世后,司徒雷登骨灰归葬燕园的事情落到了傅履仁的肩头,年逾古稀的傅履仁感到了时间的紧迫。在一位燕京大学校友的帮助下,傅家人也加快了清理和捐赠司徒雷登遗物的速度。

    2006年8月,傅海澜决定将刚刚清理出来的一大批遗物捐献给司徒雷登故居。不料这批遗物在运抵萧山机场后,被杭州海关扣留。海关视这些遗物为贸易货物,要求收件方缴纳17%的关税。据姚林杰回忆,经过杭州市有关方面的努力,海关只同意将衣物、皮箱、中文书籍等放行,而司徒雷登的日记等则被视为非法出版物,不允许入境。后来因为傅履仁决定于2006年11月9日参访司徒雷登故居,杭州海关在收了一两万元的保管费后,才匆忙放行。

    参访时,傅履仁当场向故居捐赠了一把刻有“杭州市荣誉公民”字样的金钥匙。这把金钥匙,是1946年由当时的杭州市市长赠给司徒雷登的。在历经60年沧桑再回到杭州时,表面的镀金已部分剥落。

    2007年12月,傅家向杭州司徒雷登故居捐赠了最后一批遗物。在姚林杰看来,“此时,与司徒雷登相关的一切,只剩下骨灰没有回到中国”。

    最终,74岁的傅履仁选择了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完成司徒雷登的遗愿,尽管安葬的地点,并非司徒雷登最期望的燕园。

    现在,这位颇多争议的美国人安息在半山安贤园的文星苑,躺在他身边的,多是生前从事艺术和教育工作的人们。与文星苑一路之隔的,是掩埋着一些老干部的功勋苑。有意思的是,在司徒雷登墓的右后方,功勋苑最显眼的位置,是在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中牺牲的“海空卫士”王伟的陵墓。

    但不管怎样,在姚林杰看来,“司徒雷登回来了”。

关键字: 内容标签:司徒,安葬,爱妻,杭州,低调,无缘,雷登,葬燕园陪
下一篇:秦皇岛燃起冬日运动之火 首届室内运动开幕||上一篇:苏联及俄联邦反间谍罕见资料将与公众见面(图)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