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老先生一生曾三蹲监狱,从教60年,桃李满天下,其精通数门外语,书画造诣极深。副市长童小平也发来贺电称赞老先生的学者风范。
学生昨以国礼拜寿
老先生的众多学生昨祝寿时,个个鞠躬90度,以示敬重。他的儿子、西南大学教授郑遨说:“父亲十分注重国学礼仪,他身体状况好时与人见面问候,都会相互鞠躬行礼。”
西南大学校长王小佳教授介绍,老先生对中国古典文学、书法国画造诣极深,教育子孙和学生时十分讲究礼仪文化。
“老人淡泊自谦,曾三进监狱仍刚直不阿。”老先生的儿孙辈介绍,郑老历因创建进步报刊、因国民党少将身份、因是国学权威学者,分别在抗战前、解放初期、文革期间蹲过监狱。
郑老出生于四川夹江,1929年川大毕业后远赴南洋留学,回国后从事教育、新闻等行业。1935年初,他在重庆筹办进步报刊《齐报》,1936年被国民党政府查封,他随后逃亡马来西亚、苏门答腊。
抗战期间,他返回重庆执掌教鞭,先后任四川教育学院、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重庆大学文理学院教授,解放后调入西南高等教师进修部,曾任西南军区师范教授,1954年调任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至今。
百岁吃早餐赛壮年
郑老精通英、日、俄数门外语,尤其对《诗经》研究有突出成就,在考古、天文方面也造诣很高。他到92岁时候还在指导研究生,其许多学生成为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遍布众多学术领域。
郑老的书画自成一家,饱含爱国思想,以写意为主,一代大师启功曾赞其作品“出神入画”。郑老的学生介绍,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姓名,都曾亲自作诗题词勉励。每个学生几乎都收藏有他的书画作品。
“父亲88岁还能嚼干胡豆,90岁能吃花生米。他现在百岁也思维清晰,三餐固定,一顿早饭能喝半斤牛奶、两个鸡蛋外加几个包子。”郑遨教授介绍。
作者:何雷
关键字: 内容标签:国学,百岁,礼拜,大师,学生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