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回流对于我们来说,一直是一个大难题,而这位藏家却用行动,给出了这一难题的解答“方程式”。
11月12日,山西省文物局宣传处处长许高哲对《山西青年报》记者说,像这样回归的重要文物,在山西并不多见,此前,官方有记录的只有灵石资寿寺的18尊佛头。
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高晓明也表示,目前山西还没有真正通过官方追回的海外流失文物。“政府鼓励民间通过捐赠等方式让文物回归,但政府绝对不会出钱回购,这是有辱主权的做法。我们会通过合法途径追讨,只是难度很大。”
文物回归的民间力量
事实上,近年民间收购与拍卖成了外流文物回归的一条重要途径。
山西晋德拍卖公司业务负责人贾晋华表示,民间回购文物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频率也越来越高,这样可能会有更多的山西文物被发现。
“中国迅猛发展的市场经济已经影响到各个方面,收藏市场当然也不例外。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大势不但刺激着收藏者参与藏品交易的热情,也吸引着流失海外的文物古玩争相回流。”山西收藏界资深人士许岩表示,从某种程度上说,海外回流艺术品从根本上改写了一百多年来中国文物古玩外流的历史,不仅对国家馆藏文物是个极大补充,也使许多珍贵艺术品由此进入民间。
尽管如此,很多有识之士回购文物还是有心无力,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贾晋华说,这几年中国收藏很热,但从国际各大艺术品拍卖行的拍卖实录来看,中国买家热衷的是字画、瓷器甚至家具,而佛像、雕塑则长期处在欧美收藏家的“自家院子”里。中国人想到人家地盘找饭吃,太难了。
今年9月山西富豪从佳士得拍回天龙山佛首,从动了念头到找到机会就花了两年多时间,而对佛头真伪的辨认则更是反复多次。最终是在专家和太原文物局的帮助下才加以确定。
关于天龙山佛首回购成功,收藏专家分析原因说,其中不乏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因为佛像多为机构或博物馆收藏,留在私人手中的数量极为有限,也极难出现在拍卖现场,全球经济不景气,卖方持有热情降低,买家也谨慎收购,这提供了介入的可能性。另外,凤凰资讯等华语传媒积极推动,山西收藏家抱有爱国思想,艺术品备课比较充分,这些都是发现机会并抓住机会的动力。
“山西民间文物回流最大的困难是出入境不方便,一个是买家出入境手续办起来麻烦,一个是文物本身出入境很不方便,虽然有国家统一政策,但是山西在这方面管得比较严,而北京上海相对宽松一点。”贾晋华说。
关键字: 内容标签:漂泊,海外,菩萨像,将回拍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