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文化遗产遭遇"文化异化" "开发"须慎之又慎(1)

编辑:秋痕 来源:经济参考报
 

 
游客在沱江上泛舟。
 

 
一名女孩从凤凰古城的一座“断桥”上走过
 
   
    漫江碧透的江水、绵延幽深的石板巷,飞檐翘角的吊脚楼……滚滚旅游开发热浪下,散落在中国中西部的硕果仅存的古城古镇古村,正从文学大师笔下的梦境中醒来,投入世界的怀抱。

    湖南怀化市日前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古城古镇古村论坛上,丽江、平遥、洪江、凤凰四大知名古城缔结为“姊妹古城”,力图打造“中国古城旅游品牌”。这些曾经被视为“欠发达地区”的古城古镇,在享受一场旅游大开发带来的狂欢盛宴同时,也将面对一场生死大考。
  古城古镇的根本属性是“不可再生性”
    “一些地方对文物的保护意识不强,片面强调利用,盲目开发,盲目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对古镇古村的保护增加了难以承受的压力!”第二届中国古城古镇古村论坛上,湖南省文物局局长陈远平的呐喊振聋发聩。
    文物部门初步普查结果显示,湖南省具有保护价值的古城古镇古村408处,保存的古民居文物建筑9146栋,总建筑面积1200多万平方米。陈远平认为,古城古镇古村遗产既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教育资源,又是重要的旅游资源、经济资源,但它的根本属性是“不可再生性”,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是保护好古城古镇古村的前提基础。
    站在凤凰古城南华山上,记者看到10余栋钢筋水泥楼房居高临下,俯视着一大片深褐色的飞檐翘角的古建筑群。另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是,最能体现凤凰独特风情的吊脚楼,有一部分已改建成钢筋水泥结构的民居,只在回龙潭附近尚留有10多栋老屋。
    凤凰县建设局负责人说,过去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一些凤凰人将祖传的老屋拆掉,重修两三层的砖房开“家庭旅馆”,或随意洞开门面,肆意在房顶加层,使越来越多的新式房屋穿插于古巷之间。
    执着于文物和古城保护的陈远平介绍说,古民居建筑本身经历了上百年的创伤,已经相当脆弱,加上各级政府的投入不足,保护工作跟不上,大多陷入了自生自灭的困境。而且,湖南大量的古建筑群的古民居属于私人所有,政府难以统筹其保护工作,难以协调解决保护与居民生产生活之间的矛盾。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拆旧建新不断发生,致使古城古镇古村的民族文化特色、地域文化特色、历史文化特色的消失速度日益加快。
    由于近年来民间收藏热的兴起,导致一些非法收藏行为对古民居的破坏加剧。陈远平说,在利益驱动下,一些不法分子对古民居建筑的精品构件进行盗拆和非法收购,致使很多古建筑的构件被洗劫一空,古建筑空留外壳、残败不堪。常德市破获的一起盗窃古民居构件的案子,查获的古民居构件就装了满满两辆汽车。
    被誉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活化石”洪江古商城,仍保存着近10万平方米、380余栋明清古窨子屋建筑,如今也“踊跃”加入到旅游大开发的行列当中,却在城市建设大潮中遭遇空前危机,一些房地产开发商甚至将推土机开到明清古建筑旁边,打起了毁古建新的歪主意。


关键字: 内容标签:慎之又慎,异化,文化遗产,遭遇,开发,文化
下一篇:邓小平拟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讲话提纲手稿曝光(2)||上一篇:名“鼓”齐聚海安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