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故土
随着中国当代艺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不断有成都艺术家“迁徙”到北京,还有些甚至是在那里工作,然后回成都生活。昨日获悉,作为成都本土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周春芽也要开始自己的“双城记”,不过他选择的并非北京而是上海。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周春芽承认自己在上海嘉定的工作室已经开始修第二层了,这间工作室有1500平米,三面环水,还有4亩桃花园,整体风格中西合璧,是近代建筑大师童隽的孙子为其量身设计。不过,周春芽坚持表示,自己去上海只是表明一种姿态,让别人看到,四川艺术家同样有着放眼全球的战略眼光,今后他还是会有大量的时间呆在成都生活和工作。
双城·他乡
外地四川艺术家想“归巢”
就像《围城》所说,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正当周春芽紧锣密鼓筹划上海工作室的同时,成都著名艺术评论家陈默却对记者透露:“最近已经有好几个在北京发展多年的艺术家打算撤回成都。”他认为,导致四川艺术家回归最主要的原因是金融风暴对当代艺术的影响,此外北京当代艺术早就开始饱和,竞争太过激烈,部分四川年轻艺术家在那里找不到定位。
记者拨通陈默电话时,他正在北京和一帮艺术家聚会,大家讨论的主题是: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下,艺术家究竟该如何收缩战线?据陈默介绍,从2002年开始,随着当代艺术繁荣昌盛,越来越多的成都艺术家去北京,他们当中像赵能志、张晓涛和谢南星这些在北京发展得很好,他们长住北京,也有像郭燕和符曦这样的“候鸟型”画家,他们在北京设立工作室,不定期过来画画和办画展,但生活基本还是在成都。“后来越来越多的年轻艺术家去了北京,但90%的人都很难冒出来,因为他们被表面现象迷惑了,北京的当代艺术很多都是泡沫。如今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前那些豪掷千金买画的老板们都勒紧裤腰带了,画家们的日子当然更不好过了。”陈默一语中的。
陈默认为,面对金融风暴,现在外地的四川艺术家以退为进才是上策,因为成都的物价和房租相对北京和上海便宜很多,而且四川当代艺术也有很好的基础,虽然资讯比北京和沿海等地差了点,但同样能汲取足够的艺术养料,“那些年轻画家只要先回来喘口气,把精力放在艺术的创作上,而不是老想着卖画,保证可以东山再起。” 记者杨帆
去他乡蓝顶仍是创作场所
在蓝顶艺术区二期工程即将竣工之际,听到周春芽要转战上海的消息多少有些吃惊,因为蓝顶是周春芽一手张罗出来的,迄今走过5年风雨,目前它俨然已是成都当代艺术的代名词。记者立即致电周春芽,电话那头明显感到这位艺术家的心情颇为复杂,他认为,成都是他生活时间最久的城市,他的成长和成名都在此地,很舍不得离开,但去上海也势在必行,因为艺术家不要完全固定在一个地方,要经常走动。至于他在蓝顶的工作室,周春芽透露那里仍会是自己今后创作的重要场所之一。
北京,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心之地,可周春芽却选择了上海,他的解释是,母亲是上海人,自己对那里有种特殊的情结。他承认北京的当代艺术氛围最为活跃,可竞争也太激烈,自己不太喜欢竞争,因此选择上海并不是偶然。之前,去上海的四川艺术家屈指可数,周春芽印象中只有邱岸雄一位,此人从德国留学后直奔上海,目前在上海艺术界如鱼得水。在周春芽的影响下,岳敏君、方力钧、艾未未等这些中国当代艺术的“大佬”也开始对上海情有独钟,纷纷打算在周春芽上海的“新家”周围做邻居,据了解,他们的居所地盘已经寻觅好,并和当地政府签了约。
关键字: 内容标签:双城记,桃花源,流行,艺术,周春,芽另觅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