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之所以看重《那桐日记》,原因有四。首先,那桐曾在光绪、宣统年间出任户部尚书、外务部尚书、总理衙门大臣、军机大臣、内阁协理大臣等重要官职,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同时,在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慈禧太后西逃之际,那桐曾任留京办事大臣,随奕劻、李鸿章与联军议和,在《辛丑条约》后曾作为朝廷专使赴日,是这些事件的参与者;此外,身为叶赫那拉氏、内务府大臣,那桐与清朝皇室有着特殊的关系;而《那桐日记》本身起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止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其间36年历经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犯京、辛亥革命、溥仪退位等重大历史事件,记述的正是清王朝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动荡年代。
令研究者扼腕不已的是,共三十六册《那桐日记》的第二十册在“文革”中被抄没后遗失,计光绪三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到宣统元年五月十三日,恰是慈禧、光绪去世前后的日记。该册日记无存,对这段清宫谜案的研究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作者:邢宇皓
关键字: 内容标签:谜团,捐献,待解,日记,历史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