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介绍,浙江、河北、江苏等省份实地文物调查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县级行政区域实地调查启动率达到了100%。
在第一阶段的大规模动员之后,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目前正处在田野调查的第二个阶段,此阶段预计明年年底结束,之后将进入第三阶段,即为期两年的室内整理阶段。
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数目可观,这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2007年4月启动、跨度5年的第三次文物普查与上个世纪80年代的第二次文物普查相比,专业人员多,深入地区广,从省市到乡镇,不漏死角,是一次“家底”大清查。周恩来早期在沪革命活动旧址、镇江葛城遗址、临安马啸乡明代石梁桥即属于因调查深入而发现的新遗址。二是“文物”的内涵近年来不断扩充丰富,不仅包括宫殿、寺庙、古遗址、古墓,还包括安徽民居等传统民居、上海苏州河沿岸建筑等工业遗产、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等科技遗产、哈尼梯田等农业遗产、京杭大运河等文化遗产廊道,另外,20世纪的近现代新遗产也是此次文物普查的内容。上海福新面粉三厂、南京国民政府电台发射台和嘉兴知青房即属于因文物内涵扩充而被纳入的新遗址。
本报余姚10月19日专电 (记者江胜信)长三角地区文物普查工作取得实绩: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43984处,调查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总数达到55842处。这是记者从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会议上获知的信息。
截至今年7月31日,上海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879处,其中新发现278处,复查601处;截至8月31日,江苏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0731处,其中新发现4613处,复查6118处;截至9月31日,浙江省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44232处,其中新发现39093处,复查5139处。
关键字: 内容标签:文物,全国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