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将召开风水会

编辑:Jina 来源:中国建筑风水文化网
 
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普及,风水在2006年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005年8月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与南京大学为继承、保护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遗产首开建筑风水文化班,消息一公开,迅速传遍全国,世界许多国家纷纷报道,有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德国、越南、等等。人们怀着各种各样的心情在全国展开一场大讨论:风水是什么?学术界、新闻界首先开战。有人指责、有人赞誉,双方各不相让,连网上也开展民调。指责方担心全国人民学风水,影响科学发展,找到的根据是:《辞海》、《辞源》上的定义,是封建迷信;或是某人“认为”等苍白无力论证。而正方用历史用事实:中国古村庄、古城市的规划设计;或是直接阐述风水中的合理因素对于人的健康的影响等活生生的实例论证。“事实胜于雄辩”,来自全国每天1000多人电话咨询,说明风水扎根于人民心中,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里。2005年建筑风水班在北京、在南京开班上课。
2006年中国科学院主管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年度首登风水专刊,单之蔷总编撰写了一篇反映中国人真实内心的文章——风水: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秘密。此刊增印了20000多本,可见人民对风水渴望了解的心情!
作为此活动的参与者,给我最多的依然是感动。有许多素未平生的人写信、打电话、发短信电邮支持我,鼓励我,有不知名的人从媒体上知道我每天要接上百个电话,给我寄来了茶叶,有七十多岁的老先生到只有十几岁学生到我办公的地方做义工,他们对我只有一个要求:要将中国的文化继承下去,中国人首先应学自己的文化!
回顾近代中国文化的历史,是让人痛心疾首的。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先生说,国学在近百年实际上是个衰微的过程。我国的文脉出现了断裂,这就好比一个人的脊椎,一个人的脊椎断了的话,那这一个人就完了,现在要再树立起这个脊梁,延续中国文脉就是要“重倡国学”。衰微是历史虚无主义和“左”的思潮泛滥。中国受列强侵略,很多知识分子把中国的落后挨打归咎于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他们对传统文化失去了自信,这种态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学也有所发展,但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学的价值遭到质疑。纪宝成先生并坦言国学人才十分匮乏!
中国正是有了象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先生,有象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段喜臣副主任,有象《中国国家地理》单之蔷总编这样无数多个有气魄、有远见、有干劲的领导,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中华民族之气之血脉在延伸,在滚动!
风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天人合一”思想体现,是中国民俗传统,是人们对生活的美好追求,是对身心健康的渴望,是中国人还能成为中国人的理由!建筑风水文化和其他中国传统文化一样,有精华有糟粕,如何继承、如何与时俱进为创造和谐社会服务,首当学习、学习再学习,才可树立正气,不让一部分人坏了中国文化!据悉,建筑风水会将于2006年5月在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学术报告厅召开。
作者:徐韶杉


关键字: 内容标签:文化中心,中国建筑,风水
下一篇:涉县被命名为“中国女娲文化之乡”||上一篇:南水北调"唤醒"102处古墓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