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画到1979年10月,首都机场壁画才正式揭幕。
来了很多领导和艺术界的人,绝大多数都叫好。
邓小平也来看这幅画,那天他特别高兴,看得很细致,说:“为什么有人反对画人体啊,这有什么好反对的。”陪同邓小平参观壁画的王震说:“这是科学。”李先念说:“中国有的人就是少见多怪。”
邓小平说:“我看机场壁画很好,应该出画册,要是能在城里画一个更好,让老百姓都能看到。”
根据邓小平的指示精神,1979年10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上,周扬在报告里突出提到首都机场壁画在艺术上取得的特殊成绩。以前,我们只能画政治题材,从此以后,山水花鸟、农村城市、历史题材等等,都可以画了。
反复争议,壁画被遮挡
当时反对的人主张修改,不能出现裸体,至少要穿个裤衩,或者不行就干脆撤掉。1979年年底,有人以中国美协的名义专门组织过一次现场批判会。因为画的是傣族女子,组织批判的人从中央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前身)找来很多傣族学生,整整一车,拉到机场这幅画前面,让他们批判。
袁运生出来解释说,这里画的是傣族的历史,不是现在。泼水节的故事在傣族民间传说里,就是说有个魔王总是欺压百姓,后来被傣族少女杀死,人们泼水冲洗魔王留下的肮脏血迹。这幅画表达了傣族人民追求幸福的愿望,是很有诗意,很浪漫的。经过运生这一解释,傣族学生都觉得这幅画很好,要说有意见的话,也是觉得还没有把傣族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全面地表现出来。
整个现场会中,学生没有对画中的裸体提出意见,搞得组织者很失望。
但有关方面为了平息有些批判者的怨气,画还是被挡了起来。先是1980年加了个纱帘,好像给裸体女子穿了件衣服,后来到了1982年又用三合板挡上,这一遮一挡持续了十年。
一直到1990年9月,北京要开亚运会了,机场负责人把我找去,让我看看这些壁画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修补。我趁机说到了这副被遮挡了十年的画。我建议把挡板拿掉,我说,小平同志都说过这幅画好,还怕什么?
机场负责人也知道中央领导都看过壁画,听我这么一说,也就下了决心,说,袁先生您看着办吧,我们只要干净好看就行。我就从美院找来十几个学生,把挡板拿掉了,只用了半天时间。
关键字: 内容标签:首都机场,壁画,裸女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