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意本》中有几篇文章相当有价值:如送本科第一班同学诸君毕业旋里临别赠言》、东上路经会宁读孝子董开疆碑记》、《个人与国家之关系》等。
《送本科第一班同学诸君毕业旋里临别赠言》是己未年(1919年)夏六月为送别甘肃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本科四班同学写的。《东上路经会宁读孝子董开疆碑记》的作者是著名的民主志士师世昌,文章记述了他在辛亥年东上路经会宁县孝子里(今名翟家所),看到路边上一块孝子碑的内容。原来翟家所又名孝子里,为姓董的孝子行为而感动乡里,故此取名孝子里。
《个人与国家之关系》,记录了当时甘肃的现状。从甘肃的实际情况,论述了个人和国家的关系,其中写道:“甘肃地处边陲,风气迟开,故不能步东南各省之后,兹以官界之滥觞,绅界之苟苟,学界之腐败,商军两界贫且弱,百举俱废,毫无生气……如欲保以狄道者以保甘肃,以保甘肃者保中国……”
《新撰论说指南卷三》是清末民国初年,普及知识的读本。其中有五族共和论、富国论、论国民之爱国等等,其主要目的是普及民主共和知识。
“手抄本的《新撰论说指南卷三》在全国比较少见,这对认识新文化运动时期甘肃学校授课方式有非常大的帮助!”张先生说。
抄录者依旧是个谜团
在《德意本》、《卫生问题》的封面和封底均有“宜如”、“宜如氏”、“宜如手笔”的印章和题签。而《新撰论说指南卷三》封面则是善亭氏的签名以及柳泽山人的题词。然而,这几天张先生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均没有发现抄录者的相关资料。“宜如”、“柳泽山人”究竟是何许人依然是个谜团。
从这些手抄课本已能看到五四运动时期,甘肃学生们正经历着新旧思潮的冲撞,其中新思想已占主流地位,这些新思想的传播,也是五四运动在甘肃发展的思想基础。
关键字: 内容标签:手抄,兰州,课本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