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郑州挖出汉代陶缸和陶盆 居民及时向文物部门汇报

编辑:秋痕 来源:东方今报
 
看着圆溜溜,摸着光溜溜,还以为是下水管道呢,谁知道竟挖出只汉代大陶缸。 

    欣喜:“恐怕我们挖住宝贝了” 

    昨天中午,郑州市中原路145号居民院里,十多个居民正在热火朝天地挖沟。由于院里要铺设天然气管道,大家又没钱,就决定自己动手挖沟请人铺管道。热心的杜大姐跑前跑后督促工程,这时,她听到居民说沟里挖到一个硬东西,她忙跳进1米多深的沟里察看,怕谁一锄头不小心,把下水管道挖个窟窿就麻烦了。 

    杜大姐抠抠硬东西上的泥,只能看到里面灰灰的,和之前挖到的下水管道“长得很像”。这时,院内年长的王叔听到动静后就过来了,他捡起硬东西旁边一片灰色的硬片儿仔细察看后,示意大家停工,“掉下来的这一片是陶制的,恐怕我们挖住宝贝了”。 

    王叔把硬东西上裹的泥巴一点点向下铲,果然,硬东西慢慢露出了“真面目”。只见它由两部分组成,下面像是只大肚阔口陶罐,高约60厘米,直径约40厘米。和一般陶罐不同的是,它还有个盖子。王叔说,他们小区只有十几年历史,谁也不知道这个陶制品是什么时候埋在地下的。一位年长的大妈说,这一片儿原来是块老坟地,她猜测陶制品是不是谁下葬时的随葬品? 

    小区居民守护在现场,并及时向文物部门进行了汇报。 

    证实:原来这是汉代陶缸陶盆 

    昨天下午2时许,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专家汪松枝赶到现场。 

    据汪松枝现场鉴定,这并不是一套陶罐和陶盖儿,而是一只陶缸和一只陶盆。这两件东西都是汉代的,时代比较久远,是当时的一种存储器。“在汉代,陶缸一般有几个用途,一是储存粮食;二是作为瓮棺,或埋葬夭折的小孩儿,或者存放成人的骨灰或骨头。当然,也有可能是遇到战乱,主人把这些东西埋在了地下。目前清理现场,没有在陶缸里发现储存粮食或作为瓮棺的迹象,需要进一步研究它们在当时的用途。像这种大陶缸,对研究当时的社会文化和生活习俗有很大的意义”。 

    同时,汪松枝认为,小区这种保护文物的精神,值得所有市民学习。

关键字: 内容标签:陶缸,郑州,汉代,挖出,文物,汇报,居民,部门
下一篇:调查显示97.3%公众认为学前教育收费过高||上一篇:中外运河名城工艺精品汇聚古城扬州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