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升级版“千手观音”亮相鸟巢 震撼北京残奥会(2)

编辑:汀滢 来源:南方日报
 
聋人女孩手语“熄灭”残奥圣火
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内,聋人小女孩汪伊美,用手语和北京残奥会圣火进行真挚的“对话”。动人的场景和以这种独特“交流”方式熄灭圣火的创意,震撼人心、令人难忘。
国家体育场内的灯光熄灭,聚光灯投向“鸟巢”草坪中央的小舞台,可爱的小女孩站在上面,用手语与熊熊燃烧的圣火进行着对话。汪伊美用手语说:“圣火呀,你看见了吗?你在我心中燃烧;圣火呀,你听见了吗?我在为你歌唱。”
小女孩的手语内容,出现在体育场巨大的电视显示屏上。小女孩一遍遍传递着依依不舍的信息。在小女孩反复的倾诉中,“鸟巢”顶端主火炬塔上熊熊燃烧的北京残奥会圣火缓缓熄灭。
年仅10岁的小学四年级学生汪伊美,老家在山西太原,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一名小演员。虽然仅有微弱的听力,却聪明可爱,有很强的艺术表演天赋。此前,她还参加了北京残奥会开幕式《永不停跳的舞步》节目的表演。
张艺谋总结北京奥运、残奥开闭幕式
四盛会创奥运史全新艺术语言
北京残奥会闭幕式前,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张艺谋骄傲地表示,这四个开闭幕式在奥林匹克历史上创造了新的“艺术语言”。
记者(以下简称“记”):北京2008年残奥会闭幕式的主题是什么?在直抒胸臆方面,与前三个开闭幕式有何不同?
张艺谋(以下简称“张”):主创团队一年前就定下了展现宇宙生命的开幕式的主题,而闭幕式面向未来的主题与之一气呵成,对残疾人运动员更有意义。奥运会的开幕式以29个大脚印开始,并且以画轴贯穿仪式全过程,而残奥会闭幕式则是以“一封信”作为展开主题。无论是画轴还是信,在以往的大型活动中,这种关注人类、关注文化内涵的理念并不多见,脱离了原有的大型晚会的套路。
记:除了您刚才提到的“信”,北京2008年残奥会闭幕式里还有哪些具有文化内涵的标志性内容?
张:具有这样文化元素的细节有很多,比如“鸟巢”上空将有60多万片“红叶”飘落,营造了“红叶漫天”的情境,体现了人、生命、自然和谐共生的含义。
记:历届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总是力求推陈出新,创造历史,您个人认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有哪些画面可以载入历史?
张:我们需要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比如,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大脚印”、倒计时“击缶”,奥运会闭幕式上的“记忆之树”,残奥会开幕式的“白玉盘”都是我们独有的“艺术语言”。
奥运会主火炬点燃的创意,采用了“画卷”体系,展现了圣火在希腊点燃、在全球、全国传递精彩瞬间的画面,这在原先的28届奥运会中都是不曾有过的。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主火炬则是采用一名残疾人运动员依靠手臂攀爬点燃的,这些都是属于我们中国人的原创,也是我最引以为豪的。
记:您在开闭幕式上最难忘和感动的是什么?
张:一共有4万多名演职人员参加了奥运会和残奥会四个开闭幕式的演出,他们都是无名英雄,演职人员的忘我努力让我非常感动。尤其是那些来自部队基层的文艺工作者们,他们参加奥运会和残奥会开闭幕式都不是为了出名,而是为参与中国和世界这一伟大的盛典而自豪。
本版图文均发自新华社


关键字: 内容标签:鸟巢,北京,升级版,观音,千手,亮相,震撼,残奥会
下一篇:成都首次公布70年前首拉防空警报档案(组图)||上一篇:第二届全国文化纪念品博览会将在合肥举办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