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金庸现身浙江海宁 请大家“批评指正”

编辑:汀滢 来源:新华网
 

作为今年海宁观潮节的重头戏之一,2008浙江海宁金庸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昨天(17日)开幕。研讨会的主角——金庸先生也在昨天抵达海宁。 

    家乡“金迷”喜相迎 

    “金庸要回海宁了!”昨天下午2点左右,金庸将要回家的消息在家乡不胫而走,让无数“金迷”们高兴不已。 

    在海宁,在某医院工作的高小姐获悉这个消息后,首先有点信不过自己的耳朵,但很快就变得激动起来。“虽然我是海宁人,从小也读着金庸的小说长大,但我一直都未见过他本人。以前只是在电视里看到过杨澜对他的专访,我觉得金大侠是一个非常随和又很有大家风范的人……这次他回家乡,我最关心的是他的故乡情结,还有就是他对作品的最新修改的评价。” 

    在嘉兴,金庸母校——嘉兴一中的校友团直接派出了两位代表。就在金庸抵达海宁市海洲大饭店后不久,两位代表也赶到了,急切地询问起他的行踪。 

    两人之中一位是嘉兴市民政系统的干部,另一位则是嘉兴一中的现职教师。“我们非常喜爱金庸先生的作品,读遍了他全部的小说。由于金庸先生曾就读于嘉兴一中,对母校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所以我们这次冒昧地赶来,希望能见他一面,最好能邀请他再回母校坐坐,给小师弟、小师妹们讲讲课……” 

    金大侠一口海宁话 

    昨天下午3点50分左右,金庸一行抵达海宁。车停稳后,金庸先生独自下车并挥手向人群致意。金庸先生还用海宁方言向父老乡亲问好。 

    在随后的会谈中,金庸先生也始终讲着海宁方言。当嘉兴市委常委、海宁市委书记俞志宏让他为海宁文化产业建设提建议、出点子时,他说:“海宁文化底蕴深厚,名人文化、潮文化、灯文化声名远扬,用好这三大文化,对于推动文化产业建设、提升海宁品牌知名度十分有益。” 

    据了解,在新近出版的《影响中国的海宁人》一书中,金庸先生位列其中,对此他深表感谢。 

    提及嘉兴、海宁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情况时,金庸先生表示,这几年家乡发展很快,每次来感觉都大不一样。接下来,嘉兴、海宁两地要利用好地缘优势,有效地对接沪杭大城市。 

    先生请大家“批评指正” 

    在昨天的研讨会开幕式上,金庸表示“既兴奋又荣幸”。来自英国、日本、韩国等6个国家以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内地12个省、市的55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 

    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在贺信中表示:“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构思宏大、情节奇妙、语言优美、形象典型,将当代武侠小说推到一个高峰,可与古典文化名著并驾齐驱。” 

    此外,发来贺电、贺信的还有浙江大学文学院、浙江省文联、浙江省作协、香港《明报》以及日本作家等。 

    与各界的热情反应相比,金庸先生原来并不是很赞成开研讨会的。当海宁市金庸学术研究会会长王敬三先生向金庸先生建议的时候,他觉得这有点像面子工程。不过,王敬三表示,金庸的小说近期都新作了修改,可以通过学术研讨会来进行完善。金庸这才答应。开幕式上,他向所有与会人员深深鞠了一躬并诚恳地要求各界“批评指正”。 

    全场老记变成“金迷” 

    为了方便会议举行,主办方为每位与会者准备了一套新修改的《书剑恩仇录》。在媒体见面会结束后,一位女记者要求金庸先生在该书上签名,结果瞬间就变成了集体行为。 

    台上台下刚刚还秩序分明,记者们或扛着“长枪短炮”、或频按快门,转眼间全成了“金庸迷”,人人捧着新书要求签名,把主席台层层围住,甚至把金庸先生的茶杯都打翻了。 

    金庸先生昨天心情很好,对于记者的要求来者不拒。不过,考虑到他年事已高,而记者又实在太多,最终主办方建议金庸先生只签上册。没想到有位女记者还作了充分准备,《碧血剑》、《雪山飞狐》等都拿了出来。 

    约10分钟后,记者们都拿到了金庸先生珍贵的签名,心满意足,那位女记者更是激动不已,还跟金庸先生合了影。 

    朱老师忆金大侠回乡往事 

    朱伯荣是嘉兴一中的教师。朱老师今年50多岁了,但是依然清晰地记着多年前金庸先生回母校的幕幕往事。 

    趁着研讨会休息的间隙,朱老师向记者介绍了那年金庸先生回母校的情形:“那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我还在秀州中学,有一天突然听说金庸先生回母校嘉兴一中的消息,我急忙赶了过去。”据朱老师介绍,金庸那次回母校,主要是为曾帮助过他的老校长张印通在校园里立一座铜像。“在铜像落成的典礼上,金庸先生泣不成声,让人由衷感动!” 

    在朱老师的记忆里,金庸第二次回母校是在2003年。“那一年,我已正式调入嘉兴一中了。当年,金庸先生进校门后,先在张印通校长的铜像前满眼泪花地鞠了3个躬,然后才到学校报告厅里向800多名学生作报告。” 

    金庸先生再三叮嘱学生们,在学好课堂知识的同时要多读一点课外书。在那场报告里,金庸多次强调自己是大师兄,并称在座的男生都是小师弟、女生是小师妹,一下子拉近了大家的距离。 

    小师弟奉上20万字武侠小说 

    自从那场报告后,嘉兴一中的许多学生以金庸的师弟师妹自称并爱上了写作。有一位姓蒋的学生甚至开始创作长篇武侠小说。 

    这个月,小蒋刚刚跨入大学校门,小说也顺利完成。听说金庸要来海宁,他恨不得立刻坐飞机回来。在朱老师的劝解下,最终他放弃了亲自过来的想法,通过网络把小说的电子版传给了朱老师。 

    昨天,朱老师就捧着这20万字的小说找金庸:“希望他能批评指正,更希望他能为小师弟的小说写个序。”(来源:新华网/嘉兴在线)


关键字: 内容标签:海宁,请大家,浙江,现身,指正,批评
下一篇:升级版“千手观音”亮相鸟巢 震撼北京残奥会(1)||上一篇:书生公司侵权案追踪:“书生”起诉作家出版社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