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南京三年展:当代艺术诠释“亚洲方位”

编辑:汀滢 来源:新华社
 

巨型钢塔、珠子拼出的“睡美人”、160个汉白玉小人雕像……以“亚洲方位”为主题的第三届南京三年展将于10日在南京博物院超过1万平方米的室内外空间正式开展。 一场当代艺术的展会为何选择这样一个庞大的视角?艺术家们将如何诠释这一宏大主题?中、日、韩三国的四位策展人表达了各自的看法。 

    亚洲方位是什么?来自日本的住友文彦表示,“亚洲方位”翻译成英文是“Reflective Asia”,更多地表达了“自我折射”和“沉思的亚洲”这样两层含义。策展方希望亚洲艺术家在交流对话的基础上,展现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来自韩国的康在永认为,“Reflective Asia”是为了更好地展现亚洲现当代艺术市场的实质和位置,当然同时也包含着以新视角重新确认多样的亚洲文明并且进行解读的意图。 

    为什么谈亚洲?总策划人黄笃表示,亚洲当代艺术正面临着一个怎样摆脱西方系统的模式而确立一个新的亚洲艺术形象的重要问题,这也是当代亚洲艺术家关注的重要问题。康在永认为,从20世纪末期到21世纪初期的50年间里,亚洲各国通过模仿西方文明进程的现代化过程告一段落。包括艺术在内,已经开始慢慢回归到真正地关注自身,关注亚洲人内心的原点上来。 

    如何诠释亚洲方位?中国策展人李振华表示,尽管亚洲是一个几乎无法被阐释、庞大的主题,但解读亚洲首先回到本土,解读本土首先回到自身的经验,解读自身的经验就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料的累积、信息的比对。因此,策展方希望通过汇集各国艺术家的不同视点、想象力、创造性,获得一个不那么确定的个人化、类型化的亚洲微观图像,哪怕是一个单帧的画面也弥足珍贵。 

    据了解,本次南京三年展邀请了来自亚洲20多个国家的艺术家,根据南京语境与展览空间进行当代艺术创作与展示。展览以装置艺术、视频和雕塑为主,确立了“日常与超验”“放大与过滤”“异位与迷”“虚拟与探”四个议题,涉及日常生活美学、批评美学、精神心理美学和技术美学。(记者蒋芳)


关键字: 内容标签:亚洲,南京,诠释,方位,当代艺术,年展
下一篇:首届中国客家文化节将在广东河源开幕||上一篇:改革开放30年:湖南积极筹备民生发展展览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