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青年诗人吾同树自缢身亡 疑因房贷压力厌世(1)

编辑:秋痕 来源:南方日报
 

青年诗人吾同树

生活压力大感厌倦 青年诗人自缢身亡

本报讯 (记者/谭志红)上周五,青年诗人吾同树在位于东莞的家中自缢身亡,而在四天前,他刚被东莞一家报社录用。诗友们在悼文中提到,吾同树生前觉得生活压力大并且感到厌倦。而吾同树在生前的一篇文中也写到,他面临着极大的房贷压力。

进报社工作仅四天就自缢身亡

4日上午,记者收到了《文化周末》编辑部寄来的最新一期报纸,出版日期为8月1日。记者看到,这期报纸的封面上写着“最意网十大写手之一、青年作家李云龙 青年诗人吾同树双双加盟本报”的字样,用的大号红色黑体和报宋字体。

《文化周末》的一篇稿件中写到,这两位青年作家的加盟,为报纸增添了不少生气,“使得《文化周末》报每3个采编人员中就有一名名符其实的作家”。据《文化周末》介绍,今年29岁的吾同树,原名曾桓开,1995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在《诗刊》、《星星》、《鸭绿江》、《北京文学》、《作品》等数十家全国性报刊发表文学作品500余篇(首),被《诗刊》评为“2007年度中国20位最具活力青年诗人”。

不过就在这期报纸出版的当天上午,吾同树在家中自缢身亡。《文化周末》负责人汪晟说,他回江西探访生病的母亲,周五上午打电话得知吾同树没有到办公室,于是又打吾同树的手机却被告知关机,后来才知道他已经上吊身亡。

据汪晟介绍,上周一即7月26日,吾同树在朋友的介绍下到《文化周末》工作。他很勤奋,每天早早地来到办公室。上周四,汪晟跟他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考虑到他文字功底不错,打算安排他做一些专题。在上一期的《文化周末》报纸上,记者看到了两篇署名“曾桓开”的稿,当时他是实习记者。这两篇稿件是关于莞产音乐剧《蝶》获韩国国际音乐剧最高奖和一家艺术馆开业的消息。

在汪晟的印象中,吾同树内向、儒雅、单纯,很有书生味,让他想起了以前的自己。

生前面临着极大的生活压力

从诗友写的悼文中可以看出,他面临着极大的生活压力并且感到厌倦。

据介绍,吾同树的家在梅州偏远的农村,他自幼丧父,他和妹妹靠母亲拉扯大,家里很穷。2005年7月,吾同树从暨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入职金地集团东莞公司。东莞作家航亿苇在博客中说,吾同树“后来去了深圳,办了家文化传播公司。听说亏了。或许生存的压力让他最终做了这种绝望的选择。”另据介绍,吾同树生了一场病,在进《文化周末》之前失业了半年。

曾经和吾同树有接触的一些人则认为,他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堪房贷压力。据介绍,吾同树去年和女友按揭买了一套复式房。后来吾同树应一家刊物之约写了一篇名为《同是房奴沦落人》的文章,叙述了他购房的心路历程。文中写到,他东借西凑,凑齐了10万元,支付首期房款、律师费、契税等费用。

吾同树在文中感叹:“从来没有这么花过钱,但花得很疲倦。”据介绍,他每个月要还2000多元的房贷,要供240个月。“供到那时候,差不多都有白胡子了吧。”他这样写到。

而这让诗友们很羡慕。刘大程说,吾同树毕业两三年就和女友买房了,“而我们这些在底层辗转滚打的家伙,来东莞这么多年都仍两手空空,对买房连想都还没多想”。

不过有媒体透露,今年年初,吾同树从深圳回来后就失业了,靠女友的薪水维持生活,交完7月的房供后,他手中的现钱紧张了不少。关于这一说法,尚未得到证实。


关键字: 内容标签:自缢,厌世,房贷,身亡,诗人,压力,青年
下一篇:报告文学发布会举行||上一篇:江苏1元购得台湾版昆剧《梁祝》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