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哲学奥运会”首次到亚洲

编辑:秋痕 来源:早报
 
第22届世界哲学大会(WCP)在韩国首尔开幕中文首次列入大会工作语言 
  江村 
   
  被称为“哲学奥运会”的第22届世界哲学大会(WCP)7月30日在韩国首尔大学开幕,这是世界哲学大会首次在亚洲举行。本届大会以“反思当今的哲学(Rethinking Philosophy Today)”为主题,来自104个国家的2600多名哲学家出席活动,共发表1370多篇论文。与往年不同的是,中文首次被列为这届世界哲学大会的工作语言之一,多场全体会议和开幕式、闭幕式均提供中文同声传译。 
  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主席彼得·坎普在致辞中说:“世界哲学大会首次在亚洲举行这一事实,可被视为一个全球化的后果,全球化不仅体现在金融上,在文化上同样如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将使我们重新思考哲学。” 
  韩国国务总理韩升洙在贺词中说:“现在地球村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危险性,是一个有着各种可能性的新考场,我们有必要敞开心扉,发扬宽容的精神。” 
  参加这一会议的知名华人学者包括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社长杜维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姚介厚、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陈文团等。 
  杜维明此前在北京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此次会议,韩国争取到两件事情颇有意义,一是韩国争取到以前没有过的议题,包括佛教哲学、道家哲学与儒家哲学,二是中文是此次大会的四种工作语言之一,“韩国常常在许多文化上与中国竞争,但是这次他们争取中文作为大会语言,也认为他们属于更宽广的文化圈——这个文化圈可以叫汉字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他说。 
  世界哲学大会是国际哲学界的盛会。起始于20世纪初,第一届世界哲学大会由一些知名哲学家倡议于1900年在巴黎召开,后每五年举办一次,目前已成为世界知识分子的大聚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1983年8月首次组团参加了在蒙特利尔举行的第17届世界哲学大会,以后每届大会均派代表参加,上一届世界哲学大会于2003年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举行,中国代表在会上进行了主题发言。 
  多次参与世界哲学大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姚介厚认为,近年的几届大会比较注重从哲学上探讨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问题,当今世界文化和经济、政治紧密交融,冷战后的多极世界格局各有一定的文明和文化基础,存在着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念所引发的矛盾甚至局部冲突,文化与文明要素在国际关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凸显出来。大会对全球化中的文化差异与同一性、不同哲学传统的跨文化沟通与交往等问题都有很多研讨。 
  从这两届大会看,可见新世纪初各种哲学思想激荡,保持多元的动态画面,表现了当今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此外,发展中国家的哲学声音比过去明显增强,大会有专门讨论非洲、拉丁美洲哲学的专题会议,中国学者和美国的华裔学者参加会议人数每年都在增加,如牟博曾发起成立国际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学会,在哲学大会上组织了一场“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和当代哲学的发展”圆桌会议,中国哲学界在世界哲学大会的声音正越来越加响亮。

关键字: 内容标签:首次,亚洲,奥运会,哲学
下一篇:陈英雄将改编执导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上一篇:梅尔"暮光之城"4年销量超千万册 曾只是个主妇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