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报考了南京工程高等技术学校的淮安市考生沈伟,打电话给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招办副主任,说没有收到该校的录取通知书,但当地的招生工作7月6日已经结束,只好去了当地的一所职教中心。经查证才知道,该校从6月28日发到扬州、南通、淮安等地的近3万封录取通知书,不知什么原因被滞留在路上15天。7月14日才有大部分考生收到,还有部分不知所踪,但当地的招生已经结束。
是行政角力,还是市场竞争?
对于所谓的学生升学“校长责任制”,梁晓峰说,“我没有见到,也没有听说过,对这个事情不清楚。”
他表示,一旦发现此种事情一定会严厉查处。在2008年4月7日下发的《关于严肃招生工作纪律的通知》明确指出,“不得强制考生填报本校或者指定学校的志愿。”教育主管部门对违反招生政策、违规招生的各类学校校长取消当年所有的评优、评先资格,情节严重的,按照管理权限给予行政处理。
梁晓峰认为:“南京的招生工作没有乱。所有的招生工作都由南京市招生委员会统一按批次开展,职教和技术类招生属于第三批进场,在7月17日正式展开。”
不过,职校和技校的招生之争,已经引起南京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的重视,7月14日,已经派有关领导负责协调此事。
“矛盾的根源,说白了就是一块职业教育培训,却由教育部门和劳动部门两家同时监管,还是体制不顺。” 梁晓峰说,这种现象在全国很普遍,只不过南京市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迅猛,走在前列,问题才显得很突出。
到底是因为主管部门滥用职权,侵犯学生志愿选择权利,影响职业技术学校之间的正常竞争,还是因为行政多头主管,各方说法不一。
对于这种状态,很多地方的市委都有一个职业教育发展领导小组来理顺关系。成员由发改委、教育局、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多个部门组成。南京市这个小组的工作并不顺畅。
在这方面的改革,上海是将两部分职业教育都交给教育部门来管,效果尚可。而江苏的无锡和苏州,虽也实行过一段时间,但最后又因利益之争退回到原点。
关键字: 内容标签:招生,南京,技校,封杀,上演,大战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