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建一倍多有望国庆开放
据了解,澳门路西侧历史风貌协调区建设工程,是三坊七巷重要历史风貌协调区。目前已将现有林则徐纪念馆结合林春浦故居向南扩建,包括故居展示、生平事迹展示、多媒体展示、接待、办公等功能,成为园林式、多功能、现代化的展览馆。
“扩建后的福州林则徐纪念馆,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展示林则徐史料的展览馆。”福州林则徐纪念馆馆长林峰说,纪念馆扩建后,由原来的3500多平方米增至8500多平方米。
目前,福州市有关部门正精心组织林则徐纪念馆扩建工程及林则徐系列文物征集工作,抓紧整理有关林则徐的史料,有望今年国庆期间对外开放。
关键词 修复质量
特殊工种考核准入全国广征贤能
修复的质量,是广受市民关注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曾经提出,“要原样翻修,不修假古董,重现它们的历史风貌。”在三坊七巷的修复中,遵循的也是“修旧如旧”的原则。
鼓楼区文管办主任周民泉告诉记者,文物的修复,规划和操作都很重要。为了给人们还原当年风貌,三坊七巷修复仍旧采用了福建杉木的材料,并经过浸泡、自然晾干等脱脂处理,以保障其更加坚固,还用茶叶水刷制、喷枪、火烧等各种方式来作旧。
省长黄小晶在视察三坊七巷修复工作时也建议,要加强施工队伍建设,不必单纯地拘泥于招投标,可以考虑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好的工匠,包括木匠、工笔画匠等等,实现优质优价。
记者了解到,为提高三坊七巷内国保单位的修复质量,已建立以责任规划师(清华大学张杰教授)和责任建筑师(中国文物研究院张之平高工),省、市文物专家和责任工匠师三个层面的修复工程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确保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质量,并多次邀请国家文物局专家到三坊七巷检查指导。
此外,除日常工程质量管理程序外,根据文物修复的特殊性,按国家文物局专家意见成立工程质量监督小组,成员由古建专家、知名工匠、设计院、监理单位等人员组成,对文物、历史建筑修复的重要材料、重要构建、重点部位在修复全过程进行质量跟踪。对进入三坊七巷的特殊工种(木工、彩绘工、泥塑工、石工、瓦工等)实行考核准入制,并分别对进场工匠及班组长建立档案,施工中不称职的工匠及班组长予以清退。
关键词 申报“世遗”
三坊七巷已具备申报“世遗”条件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指出,三坊七巷是现存全国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的街区,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古建筑遗存。三坊七巷修复后,可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据了解,单霁翔曾多次视察三坊七巷,并以专家身份参加了保护规划的评审。在他的建议下,福州将《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规划》更名为《福州市三坊七巷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确定将三坊七巷的文物保护规划升格为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新规划增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内容,注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突出福州地方特色戏剧、曲艺、传统工艺及民族活动的传承。
“三坊七巷已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陈硕指出,三坊七巷的形成和延续至今的遗存是奇特的,世界少见,其建筑物质形态独具价值和特色,其坊巷格局规矩和完整,是我国“里坊建设历史的活化石”。
据周民泉介绍,为了让世界认识三坊七巷,目前已建立了三坊七巷中英文网站,开辟三坊七巷坊巷历史、坊巷介绍、闽都文化、旅游天地、政策法规、新闻资讯等栏目向海内外宣传介绍三坊七巷。
关键字: 内容标签:后街,原貌,福州,年底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