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年大变样”的风生水起,大规模拆迁改造如今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东古城村也将随着整个城市一起面临着一次变革。对于未来的生活,村里人已是十分期待。
“真害怕随着城市的发展,古城渐渐就没有了。原来村里随处可见秦砖汉瓦,但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了!”付雨来感叹着,2005年,东垣故城遗址,目前除了当地村子有些地名容易让人联想起古城外,地表上已看不到古城墙等遗迹了,如果不加大保护力度,也许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那些秦砖汉瓦会被当作建筑垃圾而清理掉,两千多年前的古城将沉睡于崭新建筑的底下。
虽然在长安区的城中村改造规划中,东古城并不是今年的改造范围,但根据石家庄市的统一规划,在不久的将来体育大街马上就要修通,大街会穿村而过,然后与建华大街在外环路合拢,这条路将把东垣古城遗址一切为二。“这次体育大街北沿线勘察时,考虑到24号墓,特意将公路向东移了50米,也应算是为古代遗迹让路了吧。”李先生说,为了保护东垣古城的文物古迹,设计中的体育大街没有修建排水管道,“作为古城的东古城村,众多的文物古迹影响经济开发是必然的,但是如果真的能将24号古墓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加上东垣古城遗址公园的修建,定会给村里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如今省会文物保护部门和规划部门已经认识到东古城村的历史文化价值,结合滹沱河沿岸开发和城市规划,正准备集中打造东垣古城到正定名城的文化景观带,文化带上将重现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和事件:刘秀真定联姻、北魏道武帝征服安乐垒、马可波罗途经真定……
一转眼,东古城的发展似乎还是定格在它的悠悠历史中。
■ 链接
东古城村的三大历史名人
赵佗(?———公元前137年),真定(今石家庄市东古城)人。公元前204年,创立南越国,自号“南越武帝”。他重视传入中原汉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并融合越地社会,使岭南生产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创下历史伟业,成为一代伟人。赵佗一共治理岭南81年,其间由于他一直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促进了汉越民族的融合,并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南越之地,使南越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赵云,字子龙(?──公元229年),常山真定(今石家庄市东古城村)人,三国时期蜀国的著名战将,在他50年戎马生涯中,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号称常胜将军,曾做过牙门将军、翊军将军、征南将军、中护军、镇东将军、镇军将军,爵至永昌亭侯,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并称蜀国五虎上将。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赵云病故,终年70余岁,追谥为顺平侯。
李杲,字名之(公元1180—1251年),因祖居东垣故城(今石家庄市东古城),号称东垣。他医术高明,与金代医学家刘完素、张从政和元代医学家朱震亨并称“金元四大家”。一生治愈许多危重病人,药到病除,人称“神医”。他撰写了《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用药法象》、《脉诀指掌病式图说》、《医学发明》等不朽著作。
关键字: 内容标签:城邑,石家庄,战国,古城,悠悠,文化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