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非遗”保护纳入灾后重建规划

编辑:秋痕 来源:新华社
 

羌族文化遗产之一羌笛

新华社北京电  在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文化部表示,受“5·12”汶川大地震严重影响的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省市,多属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生态脆弱、文化基础薄弱、交通极其不便、经济发展滞后的民族地区、贫困山区和革命老区。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损失严重。

为加强地震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文化部将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一,在制定文化设施灾后重建规划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其中,灾后公共文化设施重建要注重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注重保持民族文化特色;二,在组织专家实地考察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设施重建和恢复传承规划,支持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三,对设立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抓紧研究论证,尽早采取措施,对羌族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保护。

文化部公布数据显示,在这次地震灾害中,上述省市共有1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受损,有10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受伤;损失珍贵实物15009件;2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17个传习所严重损毁;共有30名相关工作人员在地震中遇难。


关键字: 内容标签:重建,纳入,灾后,规划,保护
下一篇:中国百余名文艺界著名书画家向地震灾区捐建学校||上一篇:怎样才称得上“国学大师”?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