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人人有责,书生报国一支笔。昨天,作家萧迹从我省重灾区汉中发来短信说,面对大自然骤然发威时人们的惊恐与无奈,内心为之一震并彻悟:任何无病呻吟的作品都只是昙花一现,作家应将视线投向社会……
“墙内开花墙外香”
萧迹是近年来活跃在文坛上的一位铁路系统作家,因其作品均在北京发表,在陕西多少有点“墙内开花墙外香”之感。从《网络杀手》《团委书记》《宣传处长》《平凡人生》到《活给别人看》,萧迹基本上以每年一部的速度推出了5部市场认可的长篇小说,还有3部长篇已在“三审”之中。长篇小说《活给别人看》,由文化艺术出版社于近日推出。萧迹通过一个扑朔迷离的悬案,凸显出现代人在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压力下人性的扭曲、变异,将一个颇为敏感的社会话题——“无性婚姻”推到众人面前。所谓“无性婚姻”,顾名思义就是婚姻内的无性状态。萧迹认为这种隐藏在小家庭内部、基于精神层面的隐私问题,势必将伤害到整个社会的稳定。要直面畸态婚姻,从另一个角度去思索人生,萧迹的《活给别人看》为社会拉响了警笛。然而至于如何应对,萧迹自己亦很迷茫,说只要能达到警醒作用就已足够——小说被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先后两次联播,频繁的读者反馈已说明一切。
离目标越近越惶恐
萧迹说刚开始写长篇时,曾给自己订过一个目标:要写10部长篇。而目前摆在自己眼前的是约400篇、200万字的短篇、散文、随笔、诗歌及8本厚厚的长篇小说,可以说离当初的预想是越来越近了,可内心里却越来越惶恐。细数自己的作品,有写主旋律的《团委书记》《平凡人生》等,也有写社会热点问题的《网络杀手》和《活给别人看》等都市题材小说,还有写江湖风云的《剑道》等作品。萧迹说,他在不断尝试着各种题材,在变化中挑战自己或者说在证实自己。自己从来就不缺少创作题材和创作激情——作为一个善于倾听的“牧师”,在与朋友们的交往或工作中,他总能敏锐地嗅出其中隐含的文学味道,也能激情四溢地用20天写完一部20集电视剧。可是,当自己顺利地连推5部读者认可的长篇后,心中却依然迷茫——人生的目标可能不能被完全量化,他总是担心自个儿会失望。
写作之路从此改变
萧迹说自己上周去汉中、略阳时,铁路109道还没有通,他们一行铁路员工只有乘汽车去。在略阳,有我省铁路系统的2个站段、21个单位的数千户铁路职工,危房职工家属的安置等急待解决的问题揪着大家的心。到了之后,满眼尽是防震棚和一些跨塌的建筑。地震了,人们从建筑物中匆匆奔出时的无奈和眼中的惊慌,狠命敲打着他的心。震后,加固危楼的继续加固,搞建设的依然在努力改善着自己的家园……那晚,略阳暴雨未歇,自己奉命值班,彻夜不眠。亲历了这一切,萧迹说自己的写作之路可能至此会有个改变。作为作家有责任去真实记录历史,真实再现民众面对灾难时的无畏和果敢。在亲历中、积累中,萧迹说自己日后肯定会写一部关于抗震救灾的小说或报告文学。最重要的是,他彻悟一个作家应将目光投向社会,任何无病呻吟的小圈子式的作品,都将是昙花一现。萧迹说,今后无论他写什么小说都将紧扣“主旋律”——要为读者在心中插上希望的橄榄枝,让民众在任何危难的境况下都心存期待。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主旋律,鼓舞,要写,改变,写作,人生,萧迹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