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李昌菊:《中国油画本土化百年(1900—2000)》结语_-艺术-现实-油画家

编辑:杨晓萌 来源:雅昌
 
编者按:2017年11月,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李昌菊的最新著作《中国油画本土化百年(1900

编者按:2017年11月,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李昌菊的最新著作《中国油画本土化百年(1900—2000)》在人民出版社出版。20世纪初,油画作为改良中国画的重要画种引进中国,参与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过几代油画家的努力,油画已成为本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油画本土化百年(1900—2000)》中,李昌菊大致依循20世纪前期(1900—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1949—1978年)和新时期以来到世纪末(1978—2000年)三大部分,探讨中国不同时段的油画本土化现象。本篇文章为本书的结语,总结了中国油画的百年发展历程。

结 语

经过百年的发展,中国油画在研习油画语言,表现社会现实题材,转化传统艺术形式,体现民族审美观念方面,取得了相当多的艺术成就。当下的中国油画,无论语言形式还是思想观念,都体现出多元并存和丰富多样的创作格局,它自觉地走上一条不同于西方油画发展的探索道路,呈现出中国气派和中国审美品格,不仅丰富了本土艺术类型,更体现出对世界油画艺术的贡献,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从最初的学习引进,到具有民族精神与特质,中国油画本土化的道路可谓起伏跌宕,如今面貌已精彩纷呈。在这一历程中,真诚、饱满、深厚的现实品格,持续研习油画语言的强烈意识,融汇传统艺术形成的本土特色,无疑是中国油画最为突出的方面。

不同时期的社会现实、文化现实深刻的影响了油画本土化的进程与面貌,为之打上鲜明的时代与现实印记,与此同时,关注社会人生,积极介入现实,担当社会功能,是中国油画本土化的鲜明特色之一。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大背景构成油画的生存实境。展现一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剧变与转型,从国家民族命运到平民大众日常,从宏大叙事到微观描述,中国油画以社会现实为主要表现内容,倾吐时代的理想与诉求,展现生活的厚重与广阔,锻造了其质朴而深沉的现实品质。这种品质不仅表现为内容的当下、亲切与熟悉,也包含了手法的易于理解和接受。其中,写实主义、现实主义是贯穿始终的重要创作方法。

作为西方艺术的重要样式,油画具有独特的表现语汇。掌握其语言技巧与特色,为所有油画家所倚重。深入研习技法,将创造建立在对艺术语言的体会与研究上,则持续绵延整个世纪。尽管不同历史时期学习条件各异,但中国油画一直以欧洲油画为范本,依据现实条件与需要数次研习创作方法,不断更新表现观念,体现了对油画本体语言的重视,以及对艺术规律的尊重,这尽力保证了油画本体的技术含量与水准,为本土化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总体来看,百年中国油画发展从未离开传统文化的影响,在研究西方写实传统和现代艺术的过程中,油画家不断吸纳传统艺术的养分,将之进行恰当转换,用以表现中国人的精神情感和审美趣味,赋予了油画本土气质与特色,这一点在各个时期均有体现。可以说,传统既是油画家反复借鉴的重要资源,也是推动油画本土化的内在动力。

显然,本土化是整个20世纪中国油画的核心命题,在现实与传统两个层面,油画不断接受着本土文化的涵化而形成中国油画的主体。经过寻源、引进、融合、再创造,深植于中国社会现实与传统文化的本土油画,已实现了个性化、民族化的文化创造,本土化的理想正转化为现实,中国油画已在世界艺术中绽放出绚丽动人的光彩。

  更多内容尽在[李昌菊专栏]

  李昌菊简介

  湖北荆州人。1994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2000年获该院美术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大学文理学院美术史系访问学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近年在《美术》《美术观察》《中国文艺评论》等专业刊物上独立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民族化再探索——1949至1966年中国油画的重要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中国油画本土化百年(1900—2000)(人民出版社,2017年)。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艺术学青年项目1项,2篇文章分别入选第十一届(2009)、第十二届全国美展(2014)“当代美术创作论坛”。曾获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优秀博士论文奖(2008年),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二等奖(2014年),2016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评论作品,“历史与现状”首届青年艺术成果优秀论文奖(2017年)。


关键字: 内容标签:艺术,现实,油画家,中国油画艺术 现实 油画家 中国油画
下一篇:李昌菊:油画家如何赋予传统新意?_油画--画面-意象-中国传统||上一篇:孙振华:沃夫冈在芜湖_沃夫冈-雕塑--雕塑-德国-乞丐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