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认为,艺术家给自己的作品附上一篇文字不是一个明智之举,当我完成一件作品,它就已经终止在那儿了,我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重新叙述我的作品才不会是多余的呢?纠结我的不是写什么,而是写不写。艺术家也许不应该在作品和观众之间再设计一座桥梁。
可是,如果换一种思考方式,我们可以把世间万物重新看成一个无比巨大而不断变化,生生灭灭的组合体,那么艺术家和他的作品在这个组合的整体中就并非是自身独立的存在。并且在艺术的不同阶段,不仅可以用哲学,物理学和化学的观念,而且可以用虚拟的,回忆的,诗性的语言在文学,绘画,电影等艺术的各个领域尝试跨界合作。
既然要写,也许原本就没有什么是可说或不可说的。以下三篇文章,《从折叠到流变》、《从折叠到卷展》和《从折叠到反射》。这三篇文章没有前后顺序,也没有主次关系。我希望它们互为镜像,和读者的联想产生不同的排列组合。可是我也常常在想,这些文字和单独每一件作品是什么样的关系?艺术家的文字会透露创作的秘密吗?
第一个问题也许不好回答,如果一定要回答,那么我希望是:这些文字是跳动的,然后文字会排成一条条线,牵引读者在画面外游走,直到离开,最后越走越远。
关于后面一个问题,对于我而言,有一个答案,那就是,观看原作,依然是观看原作,还有什么比面对原作更为直接的呢?艺术家的文字一定会透露作品中可以被言及的那一部分;那些称得上是秘密的东西,永远都会是一个谜。
关键字: 内容标签:原作,折叠,组合,原作 折叠 组合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