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时间的痕迹——白明访谈_-自己的-艺术家-艺术

编辑:张桂森 来源:库艺术
 
  库艺术=库:您的水墨在图式上与传统拉开如此大的距离之后,仍然给人以东方文人气质的审美,这似乎已经

  库艺术=库:您的水墨在图式上与传统拉开如此大的距离之后,仍然给人以东方文人气质的审美,这似乎已经说明了一种对于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当下关系的个人见解?

  白明=白:这正是我想要在水墨中表达的。我的水墨在审美上来自传统,来自对时间的痕迹的迷恋。宣纸很薄也很平,但我想证明,通过各种方式,也可以让一张纸在视觉上呈现出厚度感。我没有用什么新材料,只是在水、墨、纸之外增加了茶,茶在时间中会慢慢产生微妙的活性的变化,即使画作已经停止,极微妙的变化也仍在延续,这是我感兴趣的。我喜欢在反反复复的涂抹中体会纸张、材料、渗透与痕迹、干湿之间所带来的可控又不可控的微妙感觉。

  我作画周期长,但很感性,有些展出的作品并非正面,而是将正面托裱在里面,尽量弱化作者绘画时控制画面的意志,人力所不能控制的那一部分反而是让我感兴趣的部分。

  库:您如何理解艺术中的“可见”与“不可见”——某种程度上也是“日常”与“痕迹”之间的关系?

  白:一个人的阅历、禀赋、性情最终都会在作品中呈现出来。我做瓷,瓷的一部分是要交给火去完成的,人力所不能控制的这一部分反而带给我很多期待和想象,这个过程确实改变了我的艺术观。最终的效果也不会完全由你所受的教育、经验与技巧控制。显现的是我在创作作品,隐性的却是创作方式带给我改变对自身的理解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水墨极有意思的一部分,是在反反复复的干湿变化间,在笔、墨、茶的交互作用下,从纸的下面不经意渗透出的东西。这种痕迹总会让我产生时间的怀旧感,就像一本书上偶然滴落的茶渍,水墨作品因为潮湿洇出的一点斑痕,这或许就是你在长久的人生感受里对材质美的一种依恋。一点痕迹,就会引发你视觉记忆里对古画、古字帖、老物件以及笔墨的那种温暖感。

  库:相对于水墨而言,瓷更为讲究工序与手艺,需要在严格的限定中做出微妙的个人特色,因此也常常被看作一种工艺。您怎样看待“自由中的限定”与“限定中的自由”?

  白:每个人内心都有很多故事,艺术家只能用作品去表达那些不会轻易向人吐露的内心感悟。你所说的这两个概念在我看来是一回事,只是不同的阶段。人生来天真,但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接受规范的过程,当然在学习深入的过程中也会体会到知识和智慧的魅力。同时,你也会牺牲很多天真与“幼稚”,而这恰恰是属于人最本真自由的那一部分。对艺术家而言,限定是永恒的,自由才是相对的。当我学习到将自己的想法通过技术实现出来之后,越来越发现我最着迷的并非将自己的某种设想实现,而是尽量少的将技术的影响强加于作品,我希望看到作品呈现出意想不到的东西和只属于这种材料特有的语言方式。

  其实我的水墨受到很多传统艺术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样式上的。比如我所画得《新游春图》《新洛神赋图》,其中没有传统经典中具体的山、石、树、水、人,仅仅是一种气质的感染。但我也会以自己的方式,去体会从古传递至今的那种经漫长时间交互作用下才能拥有的浑厚、浪漫、柔韧的东方式的个人情感的表达,很难说具体,但我们可以确切的感知到。

  库:您的作品虽然非常独特,但它们显然不完全是观念的产物,它们就是它们自己。让其自然发生,人力也要顺应自然。这种“无为”“天然”是否也是您通过艺术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白:我前面说的其实已经包括了部分在创作中对“无为”与“天然”的理解。我们东方文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对于“禅”的领悟和偏好,这很奇怪,只要你去深入了解东方美学,就会发现与禅有关的审美在高韬文人世界中相当普遍,无论诗歌、绘画还是书法。而这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对“拙”、“朴”和“本真”的顿悟。从案头灵石上你可以观想高山丘壑,从屋檐下的雨水小小的汇流能觉出大江大河。这种以小见大,从点滴观造化,即是禅意。艺术家也正是借由痕迹来表达胸中的气韵和混沌的美学。痕迹对艺术家来说就是联通生命与大自然大宇宙的真切通道。对我来说,与其说我在水墨中进行表达,不如说是在创作中,水墨让我的思想、情感和真切的生命感知变得让自己信任。

  库:或许也只有“禅”,才能解释一个中国艺术家为什么会对自然、无为、偶然、本真等等带有如此的迷恋。

  白:我所说的“禅”,不是宗教化的禅,禅的思想早已随着佛教、艺术、文学等等进入了部分文人的生活,成为了生活化的“禅”,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化。对自然,对自我的认识是很难的,人为了认识自我才去向外寻求,通过复杂的“外”来了解自己。但无论艺术家还是哲学家,人是最难了解的,因为人有最复杂和不同且无法预料的情感。人生万有始终于情。情感,才是对你所有学习、视觉、经验、人性起着化学作用的“酶”。


关键字: 内容标签:自己的,艺术家,艺术,自己的 艺术家 艺术
下一篇:杨葵:观看_褶子_情境_-螺旋-褶子-折纸||上一篇:突破限制,回归内心自我的天性——侯珊瑚访谈_-自己的-自然-水墨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