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高士明:玩吧,青年!_高士明-创新设计学院-小学期--都是-席勒-解放

编辑:邹萍 来源:雅昌网 
 
注:本文为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士明于首届创新设计学院“小学期”开学致辞。玩吧,青年!文/高士明来自世

注:本文为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士明于首届创新设计学院“小学期”开学致辞。

aQo0EpTECSkEE7rJv9ISgUE25SjI2RMhZYF76oEN.jpg

玩吧,青年!

文/高士明

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导师们,

创新设计学院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欢迎来到象山艺术公社,欢迎加入中国美院创新设计学院的第一个小学期!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我们所有人会分为16个组,这就是16个“创作集体”。我们的使命有二,一是聚焦“游戏”与“科幻”这两个课题,进行艺术创作和设计实验。二是通过16个创作集体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去探寻自我解放和自我发现的路径。对于我来说,第二点尤为重要。

这次小学期被称作Playshop,对应我们通常所谓的workshop,我们翻译为“玩吧”。在“玩吧”里,我们所有的教与学,都可以是以“玩”的方式,都是为了“玩”。孔子说“游于艺”(这里的“游”约略超出了play的意思),康德强调“自由的游戏”(game),这都是显得很古老的教诲。今天我们相信,最完美的教学就是把实验室变成游乐场,最好的学习就是游戏。

这个Playshop完美地契入到本次“青艺周”之中,因为后者的两大主题就是“科幻”与“游戏”,与我们的Playshop全然同构。跟创新设计学院一样,这个集聚了3000多位艺术青年的大party所期许的,是所谓“未来”。

无论在那个国家,“未来”都已经是个被用滥了的字眼儿。然而无论如何,人之为人、人和动物的根本差别就在于人对未来有某种执念。未来是一种宗教,却是一种开放的宗教。它的可贵之处在于——作为一种莫名的相信,未来是反命运的。

谈到未来,大家首先会想到科幻。十几年前,弗里德里希-詹明信写了一本讨论科幻小说的书,叫《未来考古学》。所有的科幻作品从根本上说都是对于未来的考古工作,对于未知的将来的探索和对于未知的过去的探索同样是循着一种考古学的逻辑。这种考古学逻辑所投射出的未来很有问题,是不开放的。然而当代人为什么需要科幻?是因为它补偿了我们社会意识中的某种缺失。大家对那个遥远的、不可能的“未来”的狂热和执迷,反映出的恰恰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苍白乏味、无所作为。现实已是无可奈何,就让我们把心灵投向最遥不可及的未来吧。那个遥远的未来如同一个黑洞,它吞噬掉我们所有改变现实的热情和行动的勇气,从那里我们收不到任何回声。那个遥远的未来,对今天的现实生活也不会构成任何的威胁和反作用。

所以,我希望我们的Playshop中思考的未来是个不远的未来,一个“近未来”。这不远的未来,是最值得也是我们最能够为之努力、为之奋斗的未来。

半个世纪以来,互联网、数字科技的浪潮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世界,然而比尔-盖茨却说——“我们仍然处于数字革命的起步阶段”。在20世纪,广义相对论瓦解了“现在”,量子理论重新定义了“这里”。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Frank Wilczek在他第二次来国美的讲座中说:随着理论物理学的发展,在21世纪,下一个被更新的将是“我”这个概念。然而,似乎不用等到理论物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对“我”这个概念的基本直觉已经被技术改变了。我们正在见证和经历有史以来最具颠覆性的技术加速度和生活变革。这些技术/生活的变革正在重塑“人”的形态、“我”的意义。当然,必须看到,在成为“后人”或者“新人”的技术过程和社会过程中,“我们”还有很漫长的道路。

1938年,荷兰学者约翰·赫伊津哈写了一本书,叫《游戏的人》(Homo Ludens)。20多年前,这本书由中国美院的老师们翻译成中文,在国美出版社出版。赫伊津哈相信,“游戏之人”,也就是Homo Ludens,是“理性之人”(Homo Sapiens)和“制造之人”(Homo Faber)之后对人的又一个本质性界定。他相信“文明是在游戏中并作为游戏兴起和展开的”。

“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席勒在《美育书简》中如是说。对席勒来说,游戏中的我们“处于是最平静同时又最激动的状态,这就产生了一种最奇异的感触,对于这种感触,知性并没有名称”。这种莫名的感触会成就一种无名的力量,这是艺术创造的根本,而游戏状态是抵达此根本的重要航道。

我刚才说过,Playshop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探寻自我解放和自我发现的路径。其实,这些年我和一批年轻朋友们在探究的,是一种“解放的艺术”。这是十九世纪以来的一条重要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杜尚曾试图将作品解放为所有的物(一切都是艺术品),博伊斯试图解放所有的人(人人都是艺术家)。而在我的期许中,解放是艺术的一种根本状态,是通达人之为人的一种本质性的操作或者说游戏。在这种状态中,通过操作或者游戏,我们才可以为自由画出最新的光谱。在这种状态中,我们才能超越僵化的教条,创造出更丰富的经验、更激进的现实、更开放的未来。

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吗?我相信答案是肯定的。然而,这“可能世界”必定存在于我们这个世界之中。马克思的墓碑上镌刻着他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惟有所创造方可有所改造,对艺术来说,创造需要自由的游戏。

我们不只需要自由的游戏,更是为了在游戏中获得自由,为此我们就需要激情与想象、技艺与方法,还有更重要的——诚实与善意。Playshop是一个月的集体生活和创作,只要拥有了足够的诚实与善意,你就可以在接下去的一个月时光里收获满满。

抱歉,这个致辞已经过于漫长,其实归根结底我想说的只有一句——玩吧,青年!

2019年6月4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都是,席勒,解放,中国美术学院 高士明 创新设计学院 小学期都是 席勒 解放 中国美术学院 高士明 创新设计学院 小学期
下一篇:陈履生: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与当代生活方式_陈履生--文化-甲骨文-内容||上一篇:葛秀支:20世纪中国画人物画的沿革与拓展_中国画--现实主义-国画-表现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