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无言:精神领地坚守的告白——艺术与精神的轮回_文艺复兴-艺术史--希腊-思想-迄今

编辑:杨晓萌 来源:雅昌网
 
▲无言作品:MANINHOMBURG1997No.2(戴礼帽的男人1997No.2)200

UqG8VYJrRrO5czOnTAWU0faddmrB0f4dr8hv6Wk7.png

▲无言作品:MAN IN HOMBURG 1997 No.2(戴礼帽的男人1997 No.2)

2003年美国国际版权局注册:©Silence Wish

国际版权证书编码:VAu602-056

“真正优秀的作品,不管你读多少遍,你不知道她是怎么写成的。这是因为一切伟大的作品都有神秘之处,而这种神秘之处是分离不出来的。她继续存在着,永远有生命力。你每重读一遍,就看得到或者学得到新的东西。”(海明威《致哈维.布雷特》)——题记

■灵魂独行

没有哲学,人生缺乏深度和知性;没有艺术,思想缺乏宽度和灵性。若不谙其道,则夏虫不可语冰。

艺术的伊始,诞生于人类的童年。最早的造型艺术,迄今已经上溯至公元前三万年法国宵塞洞,至地球乍暖还寒的第四冰川期结束的公元前一万年。食不饱腹、千辛万苦的祖先没有忘记将原始艺术创作成果留给子嗣,从而得以证实艺术的起源就承载着思想的启蒙,进而印证艺术与人类智力发育和精神成长的血缘关系。

你问一个受过教育的欧美人士:你们的文化是什么?答曰:基督文化。你继续探问:基督文化背景是什么?他会告诉你:希腊。言必称希腊。但凡生活在地球,但凡有思想寻求——人类思想攀升、物质发展的每一枝脉追根溯源,无一不是指向希腊!纵使傲世光耀的古罗马帝国,也不过破坏性地继承了古希腊的精神文化遗产;纵使年轻不可一世的亚历山大大帝征战欧亚大陆功勋卓著,也不过建设性的将古希腊文明发扬光大而开启“希腊化”时代;纵使脍炙人口的古罗马神话,也不过仅仅将诸神改名换姓(如宙斯女儿——古希腊神话里完美无缺的爱神阿芙洛狄特改名为古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而沿袭古希腊神话那使人心驰神往的旷世魅力。

人类文明之滥觞,自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殷殷流淌,汩汩浇灌……及至两古文明(古希腊古罗马)辉芒璀璨,一直照耀到当今世界。学院设立,医学原理,数学公理,美学定理,哲学文学自不必说,如果你如厕,如果你上楼,那么,古罗马人发明的抽水马桶和混凝土(火山灰+水=原始水泥)给了你最高级的方便与舒适。让我们换一个视角——从伦敦、巴黎、华盛顿、莫斯科、东京,到北京人民大会堂,人们都可以看到希腊巴特农神殿创立的大气壮丽、宏伟擎天的回廊立柱;地球人拿出钱币或纪念币,就会呈现源自古希腊的浮雕硬币;家喻户晓的奥林匹克火种,当然是从古希腊传承于今;柏拉图与弟子们举行哲学思辨的冠军奖赏的一杯酒,演化为今天的奖杯而成为燃情全球的“世界杯”标志;柏拉图首创的哲学学园以及弟子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吕克昂学园及其中的图书室、自然陈列馆,成为今世的大学、图书馆、博物馆、画廊之鼻祖;更有甚者,无论是西方民主社会的国会制还是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皆然起始于古希腊的民主选举制度;至极,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两大法律体系“东法”、“西法”,均为古罗马从古希腊取经建立的“十二铜板法”衍生而来……所以,那句言简意赅的著名短语之蕴含源远流长而引人垂首沉思——“我们都是希腊人。”(雪莱)至于古希腊美术(雕塑)、建筑繁衍的中世纪那直指苍穹的哥特建筑所派生的哥特精神、哥特性格,乃至凄美神秘的哥特女性,甚至哥特式自杀方式……更令人窒息般肃然起敬。

岁月更替,斗转星移。“轴心时代”及今,人类思想发育和精神成长,日新月异,缪斯与日俱增地美丽——从汉莫拉比王宫到古希腊、古罗马……终于,到了佛罗伦萨。伴随文艺复兴尾声兴起的“矫饰主义”,也伴随巴洛克的兴盛而偃旗息鼓。而后,各种思潮、“主义”此起彼伏。

但是,毕加索、达利的耳目一新之后,艺术高度、思想意义而言,造型艺术再也难以刷新人们的视野,无论怎样左奔右突、流派林立,其实根本都是无病呻吟的矫揉造作,大可捆绑为“新矫饰主义”。文艺复兴的光芒太过耀眼,其成就之璀璨迄今无可企及,其形式之经典迄今无人比肩,其巅峰之傲岸迄今无法超越。文艺复兴的思想性、艺术性甚而时代功能性(宗教和政治的参与及推进能力)的炉火纯青之后,或者,宽容两个世纪——毕加索和达利之后,所有造型艺术皆然蜕化为形式的侏儒和内容的白痴。“无论如何,艺术在20世纪的退化与庸俗化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从一个艺术创作者——或者还原到一个人的直觉体感来讲,流行艺术通常所具有的性质——‘震惊效果’的被过度使用,已达至了对‘身体施暴’的程度。那些超过一百分贝的重金属音响,那些将隐私甚至排泄物置入视觉领域的做法,只能证明艺术灵魂的全面贫弱与退化。在以往那些时代,它还能作用于较长久的高级感觉系统,而今却只能作用于低级感官。”(自《丁方文集》)纵然“主义”、“流派”层出不穷,纵然有No Zuo no die者音频视频齐上阵或行为艺术“前赴后继”……但是,充其量无非意欲“制造事端、招人抢眼”以弥补审美体系亏空和贫血所致的自我失重和苍白——最多只能使思想者站在艺术史的宝塔之巅向下投去冷静而不屑的一瞥。

而本土,一如迄今没有一部严格与严肃意义上的、透视人性、迫近人生、使人心潮起伏、震魂摄魄的交响乐——没有一部在世界艺术史天平上压秤的、令人每一次目睹都情不自禁、仰拜不已、五体投地、魂牵梦萦的视域艺术(美术、摄影、舞台、银幕)作品。丧失信仰良知的拜金主义、缺乏痛苦拷问的轻佻浅薄、未曾积淀历练的妄自尊大,尤其没有阅读沉思的生命、没有凤凰涅盘的人生,对早已成为艺术史(包括摄影史)的作品之毫无敬意的克隆拷贝、无知无畏地沿袭、厚颜无耻地剽窃——正像诸多领域一样,成为本土“艺术”(如果诩称艺术)的山寨特色而令人扼腕哀叹。

民族的精神食粮,在思想引领、思考掘进意义层面严重匮乏,轻佻笑闹、喧嚣浮躁趁虚而入,大行其道——国民的道德审美(遑论艺术审美)水平、精神文化消费意识,较之物质追慕、拜金主义热潮,可谓九牛一毛;拥有艺术品的尊荣感,远不及拥有奢侈品的虚荣感那么强烈热望、那么朝思暮想、那么挂肚牵肠。追根溯源,除却信仰危机,就是艺术教育对于大众几乎为零概率,而艺术之于人性、人格的潜移默化地提升,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具有任何教化不可比拟的功效。

上一页 123456 下一页
关键字: 内容标签:希腊,思想,迄今,艺术 文艺复兴 艺术史希腊 思想 迄今 艺术 文艺复兴 艺术史
下一篇:陈履生:李先海告诉我们_李先海--自己的-作品-收藏||上一篇:徐里:无愧时代_艺术创作--美术-讴歌-画家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