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文化政策与产业化运作的影响_-老师

编辑:邹萍 来源:美术报  
 
  政策制定者、执行者、产业运作者和艺术管理者面对艺术管理这一具体工作,如何共同面对问题,探索总体性

  政策制定者、执行者、产业运作者和艺术管理者面对艺术管理这一具体工作,如何共同面对问题,探索总体性文化政策与产业类别协同发展,是本场分论坛关注的焦点。本场论坛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国家对外交流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林一教授担任学术主持。  台湾文化政策研究学会秘书长、台湾文化创意学会任理、台艺大助理教授林冠文老师认为实现社会活动管理知识体系应用与艺术管理教育需要从产业需求、从学科建制历史发展出发。中国美术学院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余伟忠提到艺术管理的哲匠精神,要“像哲人般地思考、匠人般地工作”、“对于城市的整体艺术提升,民众的素养提升具有极大的作用”、“在艺术生产艺术营销的供应上,艺术管理可能有更重的社会责任”。上海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艺术行动力主席孙文倩老师主要讲述上海当代艺术馆过去十几年内做展览的经验、收获与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艺术馆通过与不同领域的不同品牌合作艺术大展这一“跨界+”的方式打破一般民众对于艺术馆的传统概念。《中国艺术市场》总编刘心亮老师讲述了艺术管理应该是艺术和管理两个不同的层面,艺术可以是个体,管理一定是群体,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通过例举三个实例,他提出艺术管理上的问题需要靠出台政策法规、健全机制来规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志刚老师就主要分析了大湾区近几年的发展模式,以国际化为主,采用香港、澳门、9+1的模式进行建设。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副馆长傅军老师认为“艺术展览越来越走向专业化、规范化,实际上就是工业化时代的来临”,然后就视觉素养、问题意识、表述系统、职业规范这四个方面并结合案例详尽地分析了美术专业从事者应当具备的特质。


关键字: 内容标签:老师,老师
下一篇:单增: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艺术管理教育_-教育-发展-学科||上一篇:刘茂平:工业题材艺术样式未来会怎样_-生产方式-样式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