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些年来城市飞涨的房租压力和网络书店的竞争下,越来越多的中小型民营书店被迫关张歇业。曾经是城市文化生活中亮丽风景的书店,现如今在城市里难以安身。每一家独具特色的小书店的消失,都意味一缕书香的飘零,书店倒闭的背后也是如今阅读边缘化的一个标志。
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之眼,有什么样的城市,就有什么样的书店,书店直接体现其所在城市的读书人的状态。人们到北京要找万圣,到上海要逛季风,到台北要寻诚品,到香港要登二楼书店,还有杭州的晓风、成都的西西弗、南京的先锋、广州的学而优、南昌的青苑、深圳的博雅……每到一座城市,很多人都把逛独立书店当成一个重要行程。
那时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书店里,任何时候,都有人站在书柜旁端书“窃阅”,对阅读的饥渴让一代人的精神生活质量明显提升。现如今网上书店好比是流水作业的大工厂,读者在完成千篇一律的快速消费的同时,却难以找到在有特色的实体书店里,享受着精雕细琢的手工作坊式的阅读体验。
如果说实体书店的消失是数字化时代发展的必然,那么阅读背后对传播信息、引领文化、构建文明的重要价值的消失是最需要引起重视的。曾有人说,一个民族的阅读量越大,该民族的财富越多。然而在网上书店书价火热竞争的背后,中国人的阅读量却未见提高,据统计中国人均一年的读书量仅0.7本,而我们的邻国韩国为10本,日本则高达40本。精神是完整的城市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书店的城市再怎样繁华,也难免被讥为“文化沙漠”。有人把实体书店的倒闭归咎于读者缺乏阅读习惯的缺失。但反过来说,书店少、购书不便恐怕正是国民缺乏阅读习惯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家门口就有一家品位优雅、品种精良的小书店,居民闲暇之时便可随意逛逛,久而久之,购书阅读的习惯自然就培养起来了。
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理应为政府近日出台扶持书店的政策而欢呼。对于实体书店而言,政策的出台犹如久旱之后的甘霖,然有实体书店的保存仅仅是营造好了读书的环境,培育好了求知的土壤。全民阅读时代的重兴,国人还应转变的是阅读观念以及阅读习惯的培养。(李 琤)
关键字: 内容标签:我们应该,拯救,阅读我们应该 拯救 阅读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