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老百姓看来,大学不应该有这么多欠债。道理很简单,现在学费这么高,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财务窟窿。单从教育角度看,颇有几分道理。但高校的解释是,学校为发展规模,征地盖房,而国家的投入有限,学生的学费收入有限,学校通过其他途径获取办学经费的能力有限,唯一的办法,就是向银行融资借款了。这一做法当初还得到教育部门的同意与支持,而现在不少高校归还每年的利息,就要花去大半个年级学生的学费——以2亿贷款、中长期贷款利率5%计,每年的利息就是1千万,以学费5000元计,就需要2000个学生的学费。
如果大学确实为发展教育,需要征地盖房,而国家投入不够,不得不贷款,老百姓不是不理解。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2006年只占GDP的3.01%,远低于发达国家教育投入水平,是有目共睹的事实。问题是,大学征地是不是太多?扩张是不是过渡?建设校舍中,有没有腐败?学校规划中,有多少政绩与形象工程?投入使用中,有多少办学资源闲置?这才是大家关注的核心,而高校却没有给出有力的回答,比如,很多高校的征地,事先并没有经过学校教师代表大会民主决策,而是学校领导拍板;不少高校的实验楼、教学楼、办公楼建好之后,使用率不到一半;一些高校建设标志性的景观,如大门、景观大道,单项支出就是上千万。这种校园扩张和建设行为,所产生的贷款,就连高校内部的教师也不认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如果高校的征地盖房通过民主决策,完全符合办学需要,在建设过程中,注重规划、注意节约,没有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高校即便有贷款,也不可能如此之大——国内高校,学生规模2万的大学,校园面积大多上千甚至几千亩,而香港城市大学学生规模达到2万,校园面积只有200多亩。两相比较,不由让人感慨万千。
让政府为高校债务买单,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必须公开、透明所有财务的使用情况,由此让老百姓知道哪些欠债,是合理的、必须的,而哪些欠债是不合理、被浪费的,这不但有利于老百姓接受,更有利于反思大学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还能保护大学健康发展的积极性——不对高校债务进行审计,而匆忙为高校债务买单,必然助长高校盲目扩张、铺张浪费行为,而对那些尊重教育规律,不新建校区、不盲目扩大规模的办学者来说,则是伤害和打击。据笔者了解,有的过去几年没有征地盖房的学校校长,在政府将帮助欠债高校还款的风声中,十分后悔。
北京大学周其凤校长的话,其实只能说明其本人并没有贪污浪费,但是,这并能说明吉林大学的各校债务产生,不存在发展决策、项目规划、财务管理等问题,要知道,不正确的发展决策,导致的浪费与损失,可能更为惊人。为此,全面透明学校的财务,才能打消疑虑。事实上,作为国立大学,无论其资金来源于政府投入,还是学生学费,社会捐赠,都没有理由不公开财务使用情况。
在发达国家高校,学校的重大决策,都要由教师委员会或者理事会做出,涉及与外界发生关系的,比如征地办学行为,还要提交当地议会审批,这确保了办学决策的科学与民主。与此同时,学校每年都有年报,详细地公开学校的资金使用情况,以及取得的效果,接受师生和校友、捐赠者的监督。这是树立学校公信力的重要方面。也正是基于这种对每一分钱负责的精神,这些高校获得了崇高的社会声誉,扩大了办学资源。反观我国高校,决策的不民主、财务管理不透明,不但让师生充满失望情绪,也让各高校能获得社会支持十分有限。笔者曾与一些世界500强企业的负责人谈起他们与国内高校的合作,他们普遍表示失望,他们捐赠给高校的实验室基本闲置,原因是没人愿意管理,怕承担维护费用,后来他们了解到,高校自己购买的实验设备也半数闲置,就不再捐赠。
高校的债务问题,从根本上说,依旧是办学的话题,只有让高校回归到教育本位,许多看似复杂的问题,才可能根本得到解决。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国,缺钱,大学中国 缺钱 大学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