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学术界并非只有这几位明星学者,中国学者也并非都如此浮躁。今天,大量中国科学家以默默无闻、扎实稳健的研究,使“神七”飞天、生产力剧增;无数人文学者更潜心学术、皓首穷经。遗憾的是,放眼今日强势传媒,却罕见这些正常学术的身影,更缺乏对严肃学者的推介。为什么,这些支撑中国科技大厦、标志国家文化高度的正常学术和真正学者,却不能登上传媒平台、获得话语权利?更不能一夜爆红、速成千万富豪?反而是学风浮躁、错误百出的学者成为走红明星。于是,中国学术的正常形象,被魔化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演武场;本应属于中国大众、由社会共享的大众传媒,也蜕变成明星学者任意狂舞的私家舞台。
随着强势传媒的传播与输出,科学理性的中国学者,被一个个替换成欲望强烈的学术明星;而中国文化的国家形象,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被“明星”们的星光所笼罩,显得良莠难分、扑朔迷离了。
“重兵护驾”彰显学术悲哀 悖离东西方文化传统
如果回望几千年来的人类精神丛林,纵向比较,更能感受到“重兵护驾”与东西方文化传统之间鲜明显在的精神鸿沟。
无论东西方文化,都源于自由和谐、宽松平等的文化精神。传说中的孔子“杏坛授徒”,是一幅春风和煦的景象。《庄子·杂篇·渔父第三十一》写道:“孔子游乎缁帏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在美丽的杏花林中,年轻学子刻苦求学,而老师孔子则在一旁弹琴高歌,一代宗师与学生亲密无间,“杏坛”成为中国文化的永久经典。其后,齐国的“稷下学宫”更是诸子百家的学术乐园。在齐国都城的稷门附近,宏伟轩敞的学宫使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欢聚一堂,稷下学者多达千人,缔造出春秋时代百家争鸣的学术黄金时期。而稷下办学的齐国,也因此拥有了当时最先进的文化,成为春秋时代诸侯称霸的第一强国。
与“稷下学宫”遥相辉映,在西方文明源头之一的古希腊,也有一个非常精彩的对话空间——“雅典学园”。爱琴海畔的明媚阳光下,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著名学者,与雅典市民、年轻学子平等对话;学术空间是敞开的,气氛更洋溢着快乐和自由。两千年后的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拉斐尔以此为题材,创作了著名壁画《雅典学园》(The School of Athens),让来自古希腊、古罗马和文艺复兴各个时期的50多位西方文化大师,都环绕在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周围,进行思想的欢聚。这种超越时空、自由和谐的文化精神,正是西方文艺复兴和近现代崛起的精神力量。
这幅其乐融融的名画《雅典学园》,与于丹教授、阎崇年先生重兵护驾的签售照片比较,形成了多么鲜烈的反差?!真正的学术,从来不靠话语霸权和“明星效应”确立地位,更不靠钢盔保驾和武力护航。释迦摩尼、孔子和亚里士多德,这些几乎同时代降临人间的文化大师,无一不是凭借吞吐大荒、包容万象的哲思智慧;春风和煦、温雅平和的治学态度,造福社会、引导人生的精神高蹈,获得大众和历史的双重认可,凸显出千年不衰的文化魅力。抚今追昔,试问曾有哪家学术是倚靠“重兵护驾”、耀武扬威,而走上历史舞台的呢?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下课,学者,明星,阎崇年,阎延文,于丹下课 学者 明星 阎崇年 阎延文 于丹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