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拍农村片“档次”并不低

编辑:秋痕 来源:《文汇报》
 
“农村题材电影三十年及未来展望”主题论坛昨天在第九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期间举行。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农村题材电影创作曾经取得丰硕的成果,但近年来这类电影的创作生产数量和质量都不理想。国内20余位著名文艺评论家、农村题材电影创作人员、发行公司负责人等齐聚论坛,探讨农村题材电影未来发展大计。专家们认为,发展农村题材电影创作生产,首先还是要克服潜意识中看不起、不重视农村题材电影的观念,树立起拍农村片“档次”并不低、拍好农村片其实并不易的理念。农村题材影片尤其要解决缺少观赏性、趣味性和观众取向定位单一的问题,更加精益求精,讲究拍摄技巧和手段,以争取除农村市场之外的更多城市观众群。

  酿一壶好酒

  以《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这女人三部曲奠定了农村电视剧牢固地位的韩志君,对于如何让农村题材电影受到更多人喜爱有着自己的看法。韩志君说,近来,他一直在拍摄农村电影,“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切地体会到农村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不但物质水平提高了,精神生活也有了非常大的改变,以往只在城市流行的网络用语、时尚服装如今已经悄然走进农村。所以要拍出好的农村电影,就不能一味地涂脂抹粉或随意贬低,而是要从实际出发,真正体现出农村如今的生活面貌。”韩志君特别反对刻舟求剑似的创作,一些老年创作者会以自己的记忆创作,而青年创作者又会带有贬低的思想感情创作,这都创作不出好的作品。韩志君用了一个特别形象的比喻:拍农村题材电影就像酿一壶酒,要酿出味道,让更多的人觉得有味。

  加幽默元素

  《希望的田野》、《美丽的田野》、《永远的田野》三部电视剧的导演孙沙认为,如今的农村题材已经不仅限于对农村生活的展现了,而是更多的展示农村的精神生活。“我的‘田野’三部曲反映的就是农村保护家园的主题,现在的农民已经不再限于追求温饱,他们已经开始思考精神家园的建设了,这就是我们要表现的。”孙沙认为,只有把当今农民真正的想法表现出来,才会让农民认可,让城里人刮目相看,也就是走向城市,让大家都爱看。

  此外,作为一名长春本土的电影人,孙沙觉得,东北有一个特别好的法宝应该融入电影中,那就是东北人特有的幽默。“像赵本山的电视剧,一个电视剧拍了三部,可大家还是喜欢,为什么,一方面展现了当今农村的现状,另一方面轻松、幽默,让人看了心情舒畅。”所以孙沙建议,要在东北农村题材电影中适当加入幽默元素,让东北农村电影像赵本山在春晚上的小品一样,广受欢迎。

  需一线明星

  导演于向远迄今已拍摄10部农村题材的故事片,先后获得百花奖、华表奖、电视电影百合奖等奖项。

  于导表示,想要让更多都市人了解并喜欢农村题材电影,就要从两方面入手。一、要对农村题材电影进行新的界定,到底什么样的影片属于农村题材电影。“现在的农民不光是在农村,有很多人已经到城市打工和生活,这就面临着一个问题,反映农民生活的影片是农村题材电影,那么反映农民工的影片算不算农村题材电影呢?所以,现在对农村题材电影的定位十分模糊。”二、需要政府和投资商加大资助和投资力度。“现在很多农村题材影片都无法进入院线放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主要是由于很多农村题材的影片找不到投资商,没有资金就无法邀请到一线明星,无法把影片拍摄得更加精致,也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宣传,这些因素都直接导致了农村题材电影的受众面越来越窄,自然就不会有票房,这都是一环扣一环的。”(常迎雯)

关键字: 内容标签:档次,农村档次 农村
下一篇:清华录取90后美女作家为何无人喝彩||上一篇:“作家”是小说家的专利吗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