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书中有好多内容是读者十分关注的,尤其是书名倒是应该花一点笔墨介绍的。但是,从媒体见诸于报端的新闻来看,王蒙披露80后作家郭敬明加入中国作协的内幕似乎占据了大量的版面,《不能用贼字毁灭他的一生》,成了一条醒目的标题。“很多人都读过雨果,知道冉阿让也有过手脚不干净的记录,而我们不该骂他是贼,用一个贼字毁灭他的一生。”这番话充分体现了一个老作家对年轻人的保护。
王蒙在书中披露,介绍郭敬明入作协之前,只知道小郭写过、编过许多种受青少年读者欢迎的书,此外一无所知,“我这样做,是相信一个年轻人有可能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改善作协与80后作家的关系。” 一心以为帮作协做了一件大好事的王蒙根本没有料到,此后竟然引出了一场轩然大波。王蒙感叹自己又当了一回农夫、当了一回东郭先生,他在书中申明,介绍其实是没有组织效力的:“有权对小郭的入会、推迟入会、拒绝入会作出决定的只有作协党组书记处,他们一定会作出正确的审批并对之负责。”
郭敬明加入作协一事,其实早已过去,现在往事重提,写进自传倒在情理之中,毕竟此事对王蒙而言也算是一段挥之不去的记忆。但是,无论从那一个角度来看,相比“辞去文化部长的职位以后”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历程,郭敬明一事充其量也是小巫见大巫。把新书的宣传重点放在了郭敬明身上,除了能吸引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的眼球,对真正想了解《九命七羊》这本书的内容的读者似乎并无帮助。难怪有人会发出“这是不是借郭敬明炒作”的质疑。当然,我想,这不会是王蒙的想法,出版社呢?那就很难说了,不然,媒体怎么会不约而同地把报道的重点都聚焦在郭敬明的身上?(特约评论员吴为忠)
关键字: 内容标签:王蒙,也想,郭敬明王蒙 也想 郭敬明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