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脚也是种文化”是“大呼隆”思维、“一只框”思维。好比只要来了一只框,装进了一件物件,如果很合适很有效果,接着就把其它所有的物件不管合适不合适都往里装,企图获得同样好的效果。文化从小处看本来是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从大处看是指人类所创造精神财富的总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后来考古学把同一历史时期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提升到文化特征来概括该时期工具、用具、制造技术等。
可是当人们用文化来概括社会生活的一切现象时,也就是把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往“文化大框”中扔投的时候,开始形成惯性定势,最终导致“一只框”思维,饮食文化、酒文化、快餐文化、服装文化、花鸟文化、建筑文化、城市文化、体育文化、足球文化、艺术文化、音乐文化、节日文化、年文化、性文化、企业文化、旅游文化、广告文化、网络文化、股票文化、精英文化、古玩文化、营销文化、公关文化、休闲文化、盆景文化、软件文化、消费文化、汽车文化、慈善文化,文化象蠓虫一样多,甚至泛滥到“口水即文化”。
虽然可以把“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定义成文化,以此把人类的劳动和一般动物的生存区别开来,把人类和一般动物区别开来,可是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装到“文化大框”中,还能解决什么问题呢?还能怎样区别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各自的特质呢?说“洗脚也是种文化”,能够说明什么呢?能够证明什么呢?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标榜什么什么是文化有没有某种规则呢?是否要给出什么至少是象征性的标准呢?否则,也可以说洗浴是文化、理发是文化、剪指甲是文化、刷牙是文化、掏耳垢是文化、擤鼻涕是文化、眨眼睛是文化,以致无穷,一切皆文化。
从效果上看,一切皆文化等效于一切皆不是文化,比赛中个个第一名等效于个个最后一名。“一只框”思维已经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危害,例如“全民齐抓共管”等效于无人抓无人管。我们不妨再看一则“一只框思维”的可笑,当年邓小平说过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后来鱼贯而来的有:节约从娃娃抓起、戏曲传承从娃娃抓起、足球从娃娃抓起、素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财商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反对家庭暴力要从娃娃抓起、繁体字从娃娃抓起、反兴奋剂从娃娃抓起、文明养犬从娃娃抓起、八荣八耻教育从娃娃抓起、职业规划要从娃娃抓起、性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反腐败从娃娃抓起、环境教育从娃娃抓起、爱国教育从娃娃抓起、交通宣传从娃娃抓起、爱党要从娃娃抓起、防爱滋病从娃娃抓起、时尚从娃娃抓起、科研从娃娃抓起、绿化祖国从娃娃抓起……
浏览那些上百万条的“从娃娃抓起”,我不禁要大喝三声:所有这些“从娃娃抓起”的都应当从我们成人抓起!“一只框”思维们请醒醒吧!“洗脚也是种文化”的做派收场吧!
关键字: 内容标签:洗脚,思维,文化洗脚 思维 文化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