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青歌赛一开赛,多少令人感到些许期待和欣喜,但是一路唱来一路错,出错的又岂止此次主持人口误?也难怪舆论对青歌赛上的选手、评委甚至青歌赛本身的批评和嘲笑声不时盈盈于耳。
我们不禁要问,青歌赛到底“病”在哪?虽然叫了24年的“通俗唱法”改成了“流行唱法”,虽然有文化精英余秋雨(余秋雨腾讯博客)再度坐镇,但这显然没让青歌赛真正“火”起来。有不少观众根本不是听歌,而是等着评委出错、选手出丑,这一现象被批评为“公众的审丑欲甚至是破坏欲”。但究其深层原因,还是青歌赛百病缠身。
首先,参加青歌赛的选手太老,缺少时尚的青春气息。青歌赛本是青年人的比赛,可在节目中我们看到,无论选手的外形、声音还是气质,实在谈不上青春。20岁左右的年轻选手凤毛麟角,这种“中青年歌手大赛”,让人看不到多少激情。今年青歌赛追根究底还是逃脱不了“选秀”的成分,而观众期待的则是时尚的选手PK方式。
其次,青歌赛的赛制太老土了,没有与时俱进。从首届到现在,赛制、形式几乎多年不变,舞台虽然大气,但太死板。“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多年不变,甚至连评委席的样子都没什么变化,确实让观众有些审美疲劳。试想这毕竟是青年歌手大赛,为什么要搞得那么老气呢?何不把一台比赛弄成上、下半场两个版本:上半场严肃高雅、稳重大气,下半场时尚活泼,总之让流行音乐彻底流行,高雅音乐彻底高雅,民族音乐彻底民族,让流行因子振奋人心。
再次,歌曲落伍,选手唱腔还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的风格上。选手只顾追求唱法的技巧和难度,没有顾及观众的耳朵。这显然无法调动观众的积极性。
还有,主持、评委单一,缺少多元时尚幽默的风格。现行比赛主持、评委体现的仍是典雅风格,缺少时尚、幽默风趣。如果能象湖南卫视的节目风格,想必观众更爱看。
另外,给选手出的考题大多太偏,我们不能要求选手方方面面的知识过硬,但至少出题方式应“因人出题”,不同选手出题应各异。比如“新闻的5个W,1个H是什么”,对于新闻从业者而言可以信手拈来,可原生态选手又如何回答?青歌赛毕竟是歌唱比赛而不是学术课堂。
面对诸多问题,人们不禁要问:“病”态的青歌赛,你何时能“挥刀自宫”,主动退出舞台?
但现在,青歌赛依然很火很红,观众依然在看,媒体依然在关注,可这“火红”的背后,到底是观众确实喜欢上了青歌赛节目本身,还是阴错阳差的喜欢上了青歌赛的种种“病”态,那就不得而知了。
病态百出的青歌赛,不如取消算了! (周祖荣)
关键字: 内容标签:病态,取消,青歌赛病态 取消 青歌赛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