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出任评委,其实已经是青歌赛的一个老话题了。当一个文化名人也不易,总会有人挑毛病,恐怕这也是名人效应吧!青歌赛邀请余秋雨担任评委,引起争议是好事,扩大了青歌赛的影响力。不管舆论怎么评价,余秋雨已经成为青歌赛的一个文化符号。
看了几场比赛,也听了余秋雨对参赛选手的点评,这次我倒是要为余教授鸣不平。针对选题普及一些文化知识,这不仅是对选手,即使是对收看电视的观众也是有益的。现在,演艺界文化素养不高,这也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在青歌赛上开个小小的"百家讲坛",余教授在此传道、解惑、授业,也符合青歌赛的要求。据悉,余秋雨每天都会提前拿到当天比赛的文化考核题目,然后自行准备,以便在比赛中更好地发挥。再说余秋雨说得也有道理,几句话既给出了答案,又不拘泥于就题谈题,常常会讲一些与题目有关的知识,简练精到,蕴涵智慧,这有什么好批评的呢?
尽管这次比赛把综合知识问答部分的难度设为高中水平,大学合唱团的代表在回答曹操、曹植、曹丕三人所属的文学流派时,半天答不出来;被问到曹氏父子三人哪个做过皇帝时,该学生回答:曹操(应为曹丕)。余秋雨在点评中称,作为一个大学生,不知道建安文学很不应该,不知道曹操没当过皇帝,也很遗憾。我认为余教授的批评并没有错,充分反映了普及文化知识的必要性。
青歌赛第一次把合唱艺术列入其中,对开展群众性的歌咏活动是一种推动,但参赛歌队以唱外国歌曲为主,受到了许多观众的批评。合唱歌曲经过一段辉煌期后,现在陷入了低谷,由于缺少新创作的合唱歌曲,这也使得群众性的歌咏活动一直处于"老调重弹"的尴尬状态,这倒是比余秋雨当评委更值得关注的话题。(吴为忠)
关键字: 内容标签:秋雨,评委,说句,公道话,青歌赛秋雨 评委 说句 公道话 青歌赛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