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面对南街村,我们更应该思考

编辑:秋痕 来源:网络
 
近日,随着一些媒体尤其是南方都市报关于河南南街村集团的报道,南街村开始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并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论。有人认为,南街村集团的资不抵债彻底摧毁了流行多年的“南街村神话”;有人认为,南街村的现状暴露了集体经济的弱点;更有人将南街村的发展模式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局面联系起来,指出南街村的发展与中国改革开放的趋势相悖……那么,究竟如何呢?或许,如今对南街村发展模式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南街村的发展做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种社会存在,我想,它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是有其探索或参考价值的,在其没落时进行无谓的指责是没有用的,正如在其辉煌时进行跟风式的赞扬同样没有什么意义。面对南街村,我们更应该思考。

  南街村,位于河南临颍县,是个只有三千多人口的村子。但就是这个村子,曾经和现在都强烈地吸引着国内外的目光。而其最大的看点便是它走的集体经济之路,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地已经鲜见集体经济模式的情况下,南街村依然沿续发展了这种模式,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不能不令人瞩目。1984年,南街村工业产值达70万元,86年则达到了320万元,89年则上升到2100万元,1990年达到4100万元,1991年则成为1.01亿,成为河南省当之无愧的亿元村。与此同时,南街村又重新拾起了他们的“信仰”——毛泽东思想。在南街村,播放《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社会主义好》等革命歌曲,念毛主席语录、召开“批斗会”、提倡雷锋的集体主义和傻子精神,这种景象使人晃如回到六七十年代的中国。1992年,南街村提出了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发展规划。同年在东方红广场上竖起了一尊毛泽东雕像,由民兵24小时守卫,之后又在塑像两侧分别竖立了马、恩、列、斯的巨幅画像。1993年,南街村村民都免费搬入了村民住宅楼,并免费享受生活、上学、就医等20多项福利待遇。随着媒体的宣传,南街村声名鹊起,曾被誉为是“最后的人民公社”,是“毛泽东思想样板村”,是“共产主义在中国的缩影”。

  而在南方都市报的这篇详细的报道中,我们则看到了另一种模样的南街村。村子的书记王宏斌是领导的核心,是班长,他一个人说了算,连他自己也说他“一意孤行,独断专行”。曾经一意孤行上马“永动机”项目,赔了2000余万元;曾经听信道士之言将原名“洪彬”改为“宏斌”;曾经在人的建议下在村委大院按放按照灯为了“恭迎八仙下凡”。南街村村主任王金忠去世后,清理遗物时发现2000万元现金及多本房产证,追悼会好天甚至有几个抱着小孩的王的“二奶”来分遗产。南街村在2004年在“法律意义”上,已经宣告了公有制经济的终结,在南街村集团第25次股东会议上,将南街村集团由原来的5个法人股东变成了1个法人股东和12个自然人股东,除中原工贸仍属南街村集体所有外,其余子公司已将股本转让给原来的法人代表。但南街村的领导层却对此矢口否认。南街村的村民虽然享有多项福利,但这仅限于本村村民,而且在进行十星级文明户的评选中如果少一颗,则意味着少一项福利。如果反对南街村或者犯了什么错误,这些好处就会一下子消失。1999年,南街村大修厂厂长耿宏就因为卫生检查不合格,被撤职并命令搬出村民楼反省。“查收支,收缴一切不正当收,与星级挂钩”,“以权谋私,损公肥私,退出脏物,停发福利1-5年,职工开除”等,这些都是南街村的村规民约。

  这就是南街村,不同人眼中不同时期眼中的南街村。但我们该如何去看待南街村呢?对待南街村是否要落入非“好”即“坏”的认识樊篱呢?

  我注意到,其实从一开始吸引人目光的看似南街村的集体经济模式以及在此模式下那种集体生活状况,但实际上这都是表面现象,吸引人的更深层的东西其实是南街村的“富裕”。“不论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伟人的话应该是真理。的确,不管你采用何种发展模式,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检验的唯一标准。而这一点,南街村一度做到了,难怪会引人刮目相看。就是南方都市报的这篇报道,题目不也是《南街村集团资不抵债》吗?而近期关于南街村的种种议论难道不也都是围绕着南街村企业的困窘而展开的吗?假如南街村的企业还依然坚挺,会有这些议论吗?我看很难,想当年南街村的发展固然在一定历史阶段如火如荼,但其“伟大”的“英名”不也更是各级媒体宣传出来的吗?所以说,我们的媒体和舆论许多时候其实不应该跟风,而应该具有自己独到的目光和敏锐的洞察力,不应该人云亦云的热捧或下石,更应站在一定的高度引导民众的思想走向,带给人深层的思考。这才是与国与民有利的事。想当年,如果媒体能依据自己敏锐的目光及早地发现南街村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指出,不是可以促使南街村避免少出过错吗?

  因此,在讨论南街村时,我们不应落入体制与否的樊篱,不应简单地声讨或维护,而应就其没落找到原因,进行深思。南街村的问题,其实也就是南街村企业的问题。无论是它进行的福利社会式的社区共产主义,还是其它什么形式,都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做为后盾。据称,维持南街村福利的资金一年要2500万元,这需要企业的利润来维持。其实,不仅是南街村这样的小村,即使象西方有些福利极高的国家,也必须要有坚强的经济后盾来支撑。南街村问题的暴露,是由于其企业不行了,难以支撑这强大的支出了。但企业为何不行呢?

  在改革开放之初,南街村能从乡镇企业出发,几年时间就创造惊人的业绩,固然有国家政策的因素,但也表明南街村人是有一定能力和魄力的。“南街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增长,一是靠巨额银行贷款,二是靠廉价的外来劳动力。”冯仕政这样说。这样的说法或许不无道理,但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我想这种现象不独南街村独有,而是具有着一种普遍性,它比较广泛地存在于许多国有和集体企业中。这一点看一看各大国有银行的呆账滞账就可以知道了。这是就前一点来讲的,而至于廉价劳动力之说,更加普遍,它更不独于一个南街村,整个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哪一个不是藉此发展呢?就是现在,中国不是还被称为“世界工厂”吗?“廉价劳动力”不是还是许多地方招商引资的实际优势吗?中国的众多的农民工不是还依然奋斗在争取“市民待遇”的路途之中吗?

  南街村虽然被人称为“共产主义王国”,但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它依然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发展个体,它的发展无一例外地会受到中国整个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廉价劳动力不去说了,就拿银行贷款来说,其中反映的不独是南街村的问题,更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曲折历程。

  我们看到,就是因为一些领导的关注,南街村成为一种典型。当地政府和银行因此闻风而动,大量地贷款开始向南街倾斜。银行做为企业,不是从赚取利润出发,不是从对贷款企业的诚信及经营状况出发,而是从领导的关注出发,对南街村进行大力的贷款倾斜。中国农业银行甚至派二把手专程到南街村考察,“他考察的目的干啥哩?就是看看南街的贷款用了多少,都用了哪一家银行的,如果有其他银行的,要求南街把它还掉,因为南街这个典型是他们农业银行扶持起来的,现在不能一面红旗大家扛。”(南街村书记王宏斌报告语)这可谓道出了我国一些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的问题。其实这样的例子并不局限于南街村,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情况,在那个历史阶段,银行对国有企业是闯开大门的,而且在某些地方领导的干预下,银行对国有企业贷款的数不是小数,看一看现在许多银行的呆账大部分是那个年代贷出去的。

    因此,我以为我们不能孤立地去看待南街村问题,而应看到南街村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大背景,看到南街村的许多问题,其实也正是中国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南街村并不是独立王国,简单地批评与否定一个村子很容易,但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我们更重要的是要从南街村的发展中发现一些什么,从而去纠正去警醒。我不认为南街村的问题象有些人所扣的大帽子一样是体制的问题,事实上即使私营经济也有成败之说,南街村的问题看似内部原因,实质上反映的却是外部问题。如果我们的社会和有关部门,能始终以平常心对待南街村,将南街村与其它发展体放置在同一的公平的公正的竞争位置上,用政策和法律来公平地规范它要求它,我们的金融单位用金融的眼光而非政治的眼光去审视它无能为力对待它,我们的媒体用自己的眼睛的发现它宣传它警示它,而不是跟风式的吹捧它忽悠它,南街村会到如今这种地步吗?南街村的现状,主体自然是它自己,但其实是许多外力鼓吹出来的,它就是一只被众多的人迅速吹大的气球。如果没有这些外界的因素,如果外界的诸多因素能够公平公正依法对待它,我相信南街村不会成为一只气球,只可能成为一只车胎,一只可以自己行走的车胎。

  面对南街村,我们更应该深思!

关键字: 内容标签:更应该,面对,思考,南街村更应该 面对 思考 南街村
下一篇:明星委员何以尽责?||上一篇:不必把"文化原创力"与"免税"混为一谈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