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今天中学里的中文课,据说是找资料、讨论、写报告,又或者,一齐描写事物、叙述事情,老师不必有什么国学底子,他们主要是组织学生、引导学生,鼓动去写、去阅读。
更大的变化是:学生没有什么所谓经典的文章必须精读,更加不必背诵、默写。据说,这样才是学语文的正确方法。多读、多写就渐能累积语文能力,不必把名著强行记忆,也不必深入剖析。
中学的语文课程,强调的是语文趣味化,因为过去传统的中文教法是强迫学生死背死记,是书呆子的做法。
当然,在趣味化的教法下,学子的语文果能增强吗?这似乎需要一些调查研究,也许,教署新课程实行后的两三年有必要做一个科学的统计。
还有,趣味化这种东西,也得问问我们的学子:果真有趣?抑或,根本很闷、也很单调?
每次跟一些在中学教中文的学生谈到语文教学,大家都各有高见,对于这些课程方向,恐怕仍然不能取得绝大多数的认同。
关键字: 内容标签:语文教学,争议语文教学 争议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