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隔离变成了出行的日常动作。虽然国内疫情已渐趋平静,但由于国际的疫情环境还处在紧急之中,乘坐国际航班抵达中国的旅客都必须接受至少14天的酒店隔离措施。一直在国外的艺术家杨千终于将回国提上日程,准备好入境后接受隔离14天的流程。和其他艺术界人士或艺术家那样,杨千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他做好了打发这14天的打算,准备创作点作品出来。由于空间和物质材料的限制,艺术家只能就地取材,“贫穷”创作。而也因为自由的有限性,艺术家大都珍惜这样不可多得的创作机缘。
下面来看看艺术家杨千在这14天里都做了点啥事?
杨千信手拈来所有材料都是一种自身隔离生活中的日常剩余物。这种杂多“过剩生活”材料经由杨千过手的重新组织、重新建构,绽现出一种纯粹、朴素却带有共情温度的非常美感。杨千的创作过程,其实也是他体验临在状态、体悟他自身“空性”的一种智慧实践。他把形而上“空性”观念图像化,体现为一种形而下的对象符号。——顾振清
杨千自述
获悉从国外回来要隔离14天,心里早有了准备,跟以往外出一样,也带了笔和颜料,准备在无聊的时候画点画。在隔离的这些天中,没想到创作欲望特别高涨,在一个标准间里发现了一个广阔的艺术天地,灵感如泉涌,好多生活用品和现场都成了我创作的素材,是这个系列的特征。我想,既然我的行为和空间受到了限制,那么我就不对任何想法设限了。所以在这个狭小空间创作的作品都有其随机性和偶然性,看到什么东西都可以信手捡来变出艺术来,这不仅给我的隔离生活增添了丰富的色彩,更重要的是为这些作品增添了丰富性,同时也展现了不同的精神气质,从而为特殊时期特殊地点产生的特殊作品增添了意义。
艺术来源于生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要稍加转换,生活本身就是艺术。
——杨千
10/18 日晚,我从旧金山飞行了 13 小时后(中途经停首尔)终于到了上海。用了5个小时的时间才最后才到隔离的房间;下飞机用了1小时,检测过关2小时,等待大巴拉我们入住酒店2小时,累得筋疲力尽,隔离正式开始......
Day1
10 月 19 日,今天是个好天气。六点过朝霞满天,社区苏醒,自制手冲咖啡。早餐送来了,让我有点惊喜!上午没事,在橱柜里找到一双拖鞋,在左右只上分别画了拜登和川普的头像。
《你想穿左还是右?》
《你想穿左还是右》正在辩论中的左右派代表在一次性的拖鞋上被一次性消费 了。其隐喻是明显的。
Day2
一早醒来,看着墙上一幅无名氏的画(67x67cm),感觉很像我行走的路图,花了30分钟把它完善了。隔离中偷着乐。
《修正的错误》
《修正的错误》在叛逆传统经典的文化逻辑中调侃了一下创造的概念,让艺术的观念和行为之间产生一种悖论,这是当代艺术中的一个模糊的边界但也是一种语言。
Day3
《只要心怀阳光,哪里都有彩虹》。在房间里行走,头都快要转晕了,总算走了一公里,而咕咚APP的轨迹像是飞檐走壁的武侠,仿佛灵魂出窍了。可以隔离我的身体,但不能限制我的思想。
Day4
每天创作一件小作品,心里很充实,每天时间过得很快,没感到隔离有多无聊。我每天用咖啡渣做一朵咖啡玫瑰以计算天数,今天也增加到四朵了。
Day5
被隔离在室内的人需要看到彩虹。你可以隔离我,但你不能搜查我的快递。
《瓶中的彩虹》
《一条声波带来的彩虹》
《只要心怀阳光,哪里都有彩虹》(丙烯于玻璃)、《瓶中的彩虹》(七彩的颜料于矿泉水瓶)和《一条声波带来的彩虹》(纸上丙烯)属于一个系列作品,折射出被隔离在室内空间里的我对阳光的渴望及充满阳光的心态。
Day6
在1x2米的淋浴间里完成大部分的床单画《山水》。
Day7
《山水》
今天10/25,完成了床单画《山水》,14天隔离,14条不同的彩虹。
《山水》是在床单上的丙烯画,用14条彩虹与14天的隔离产生的反差凸显了阳光的心态。
Day8
一天安排得满满的,状态有点好。时间过得真快。
《病毒爬上了我的床》
《病毒爬上了我的床》是喝完了的矿泉水瓶子一个气球做成。它被伪造成一个夸大的科幻现场,调侃而今对新冠病毒的恐慌与幽默。
Day9
《复兴》
隔离释放了创造力,用14双筷子作了一个雕塑模型《复兴》同一天,还做了一个好玩儿的视频《口型》(视频 1)
《口型》视频截屏
Day10
阴天,天天工作做作品,有点累了,入住以来,已经做了10件小作品和案了,看过一部电影,电视基本就没打开过。
Day 11
饭菜越来越没法吃了,天天的味道没变化,咋不创创新呢?当减肥了!
《再生的内循环》
《复兴》与《再生的内循环》均用14双筷子和14根牙签做成,因其结构如纪念碑式的宏大而得名。其意义值得回味。
Day12
《隔离日记》
阳光明媚的早晨,想到后天就要结束隔离心情就好起来了。开始复原房间里的秩序。创作了三天的《隔离日记》完成了。
《隔离日记》局部
《隔离日记》结合了文字,实物和工具等材料是对隔离的一个总结,这些伴我同行的材料和精神支柱一起被展示了出来,构成了隔离期间的交响结构并打破了传统生活与艺术的界限。
Day 13
创作《启示》,把这件作品和篡改了的抽象画作为纪念留给酒店和酒店的客人,希望以后再也不用标准间来作为隔离场所。祝愿所有人健康!远离新冠病毒!
《启示》
《启示》利用了酒店早已存在的装饰二维空间而添加了有意义的手套和口罩,其模糊而有意味的图像令人联想和思索。
《暧昧》视频 截图
Day 14
最后要走了还没照一张到此一游的留念照?不算真在这儿待过。但照出来的却是全副武装隔离的面目全非的自拍照,可以是任何人的留念照!是为记。
杨 千
生于四川成都
现居住和工作于北京
1978-1982 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
1985-1988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获艺术硕士学位
个展(部分)
2017 三亚当代艺术馆 “迹象-杨千个展” 三亚
白盒子艺术馆 “风从北京刮过” 北京
2016 成都当代美术馆“行走-曾家寨子” 成都
2012 菲籽画廊 “碎片” 布鲁塞尔 比利时
2010 艺莱-克莱恩画廊 “杨千-个展” 纽约
白盒子艺术馆 “艺术有毒-杨千装置作品展” 北京
苏州美术馆 “纸碎今迷-杨千个展” 苏州
2009 今日美术馆 “超常-杨千新作展” 北京
2007 上海证大现代美术馆 “重叠-杨千新作品展” 上海
联展 (部分)
2020 拓展的剧场-海南首届公共艺术展 佛山 海南
2019 第二届安仁双年展“共同的神话” 四川 安仁
第十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水墨现在” OCT深圳美术馆 深圳
成都博物馆 “与时代同行”-四川油画邀请展 成都
2018 首届广安田野双年展 “守望原乡” 四川 广安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7” 北京2017
德国达姆斯塔特美术馆“从西部出发-中国新现实艺术欧洲巡展” 德国
2016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山水社会--测绘未来” 上海
今日美术馆“假园” 北京
昌源国际雕塑双年展 韩国 昌源
2015 安基勒纳美术馆 “无常之常-东方经验与当代艺术” 威尔士 奥地利
2014 合美术馆“西云东语:当代艺术研究展” 合美术馆开馆展 武汉
德国北方艺术中心“无常之常-东方经验与当代艺术”彼得斯多夫 德国
OCA展览中心 “中国艺术在巴西” 圣保罗 巴西
2013 匈牙利德布勒森现代艺术馆 “景观再造-中国当代艺术” 德布勒森匈牙利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时代的肖像-中国当代艺术 30 年” 上海
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新馆开馆展 “意象” 上海
第 55 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未曾呈现的声音—中国独立艺术展”威尼斯意
大利
圣坦莫妮卡艺术中心“溪山清远—中国新绘画”巴塞罗那 西班牙
2011 亚洲艺术博物馆 “溪山清远”—中国当代新绘画 旧金山.美国
2010 江苏省美术馆 首届南京双年展-“书写” 南京
今日美术馆 第二届今日文献展-“调节器”, 北京
国家会议中心 “改造历史-2000-2009年的中国新艺术 北京
2009 捷克国家美术馆 “开放的视域——中国当代艺术选展” 布拉格 捷克
古巴国家美术馆 “新艺术革命——中国当代艺术在古巴” 哈瓦那 古巴
2008 第三届西班牙塞维利亚双年展 “你的宇宙” 塞维利亚 西班牙
韩国釜山双年展 “消耗” 釜山现代艺术馆 釜山 韩国
首届波兹南双年展 “调解” 波兹南国家博物馆 波兹南 波兰
2007 德国ZKM 当代美术馆 “潜流-亚洲当代艺术展” 卡什卢尔 德国
那波利美术馆 “La Cina e’ vicina” 那波利 意大利
韩国光州市立美术馆 中国当代美术展“北京的新风” 韩国
2006 上海双年展 “超设计” 上海美术馆 上海
关键字: 内容标签:彩虹,北京,中国,手记,杨千,隔离,彩虹 北京 中国 手记 杨千 隔离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