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美术馆、博物馆和艺廊的科技大赏_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美术馆-图片-提供-艺术家

编辑:罗书银 来源:雅昌网 
 
2019年,在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HTCVIVEArts展位呈现的《TotheMoon》(登

Ok4FFIVGcGTQePDnJoVKAn38EawT8rHmO2CP1roK.jpg

2019年,在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HTC VIVE Arts展位呈现的《To the Moon》(登月),图片由HTC VIVE Arts提供

一座城市的美术馆、博物馆和艺廊等等构建了它最终的文化、历史与艺术的底蕴。从十五世纪于罗马成立的卡比托利欧博物馆以来,我们无论走进美术馆或是艺廊,都无法避免以艺术专业人士预先为我们安排好的姿势去欣赏作品。当科技于近年遇见传统的艺术场域之后,我们看艺术的角度和方式都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 “请勿触摸”或者“请勿靠近”这样的指示牌在数字美术馆或者网上展厅面前就显得多余了。

LLNYzXMvJ9VJnG2N6vHw74Xu91eAP4edPardy5PJ.jpg

《Return of the Arctic light sphere》(2020),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 ),图片由艺术家和Tanya Bonakdar艺廊提供

相对于传统艺术场域,数字时代的美术馆、博物馆与艺廊通过线上平台缓解了艺术场域原本的人流问题,大多数免费的体验让艺术对公众各个阶层的渗透率大幅度提升,传统艺术展缺乏相关信息介绍的问题也可以在数字平台或依靠额外网站信息弥补。更重要的是,科技让艺术成为了随时随地都能发生的事件。大数据概念让更相关的内容出现在你的数字银幕中,对于非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自定义的选择性过滤。

oOzht6JBOjdqe0uZ3uqlucJoitNxCrCb3lQ0yz70.jpg

《#PAYBLACKTiME (screenshot from 2016 on Facebook)》(2016至今) New Museum,Rafia Santana,图片由艺术家和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New Museum)提供

艺术世界在2020年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为疫情,许多艺术机构纷纷关闭了实体艺术空间。如果你有注意到最近的艺术新闻,无论是微信还是微博,抖音还是小红书,谷歌艺术文化中心还是美术馆与艺廊自己的网站平台,都如雨后春笋版在数字平台纷纷上线。自由互动的界面,随处可见的图片文字,和随时随地的浏览模式让美术馆和艺廊们纷纷为了这场科技与数字“大战”而摩拳擦掌。除了最近的话题—巴塞尔艺术展首届网上展厅—以外,每天游走与现实与虚拟艺术世界的我们又发现了那些新奇与独特的内容?

XYxknKHpg12H5hrY1JUjsisoiFKXEWx2zpGomBMX.jpg

高古轩线上展厅,《降落的希路斯(7096)》(2019),斯特林‧鲁比,压克力、油彩、纸板、经处理的布、画布,96 × 126英寸 (243.8 × 320厘米) ©斯特林‧鲁比,图片由高古轩提供

那些建立了网上展厅的艺廊(其中包括卓纳画廊、高古轩、豪瑟沃斯和佩斯画廊等)的初衷是打破传统关系网络进入一个全新的藏家网络。卓纳画廊说道,这是画廊的第七个艺术空间,也是实体画廊空间的一个额外补充。网上展厅提供了一个展示探索的机会,同时一次性的展览空间也提供了更多便利。去年秋天发布自己的网上展厅的施博尔画廊(Esther Schipper)认为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发展演变过程。最近加入网上展厅阵营的是大卫·柯丹斯基艺廊(David Kordansky),去年12月刚上线的网上销售渠道呈现了一次群战用以为气候变化慈善机构募得资金。网上展厅为潜在客户提供了一个更深入的沉浸式体验和多媒体艺术体验,包括历史背景、录像以及艺术世界重要人士的话语。同时,网上展厅也承载着品牌塑造的功能,将更多内容面向那些可能还没有准备好,却希望着手艺术收藏的人群。

8wdGuFTQjMwXvrdMY037GRxGSww1QDh8EIOlLNfO.jpg

《Silver Lining》(2019),韩冰,图片由艺术家和天线空间提供

在亚洲艺廊中,天线空间、SPURS艺廊(最近正式改名的博而励画廊)、里森画廊、STPI、耿画廊(Tina Keng Gallery)以及TKG+在巴塞尔艺术展网上展厅上线之初就利用Zoom作为一个辅助平台来帮助其观众更好的体验一次虚拟的艺术导览。网上展厅对于中小型画廊而言是一笔不小的投资,但是它们也在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变传统艺术的欣赏方式。位于纽约下东区的JTT艺廊曾计划展出音乐家和行为艺术家Arca的绘画作品,但如今也转向网上模式让观众可以随时随地在舒适的家中欣赏。

eM4aArsSMqlKrYDBhnmajYcgJSt0Uxhb8SCN8oBV.jpg

“科幻矩阵:仰望星空,颅内黑洞”展览海报,图片由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科技大赏中,社交媒体成为了许多美术馆必备的展览方式。位于北京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在2020年的云时代中,与腾讯视频合作带领观众走出科幻矩阵。早在今年的3月8日女神节期间,UCCA就举办了一场云观展活动,呈现了“时时刻刻:女性一生的银幕呈现”。从3月20日开始,UCCA也将推出3部科幻长片、近20部科幻短片、3场科幻人茶话会并以“云观影”的形式呈现展览“科幻矩阵:仰望星空,颅内黑洞”。(ucca.org.cn/program/cinema-online-sci-fi-matrix-universes-in-our-minds/)

QJa04pds1YmeqQTbkj5kkLEsyyYoBGtWgDshjpZM.jpg

“艺术还在:一场闭馆期间的展览”展览海报,图片由木木美术馆提供

同样是北京的木木美术馆在2020年的2月开始就举办一场“艺术还在:一场闭馆期间的展览”。如此的点题,此次的展览从微博到微信再到Instagram,借助一个庞大的当代社会新对话平台将艺术家的作品通过录像、摄影、诗歌等形式围绕不同主题在线上与观众共同思考与探讨。也许往往有时候长达50分钟的录像作品长度阻碍了你在线下空间去完整的观看,然而在这个具有互动性质平台助力下,艺术也显得更加有趣和活泼了。

ZQXtOL9FfCdMCzCAQboOZg1RHCOmUW97VL6y1AiX.gif

x美术馆的虚拟三年展,截图来自于X美术馆官网

由收藏家黄勖夫(Michael Xufu Huang)和Theresa Xie共同创办的北京X美术馆(xmuseum.org)原定于2020年3月开幕,却因为疫情的原因不得不推迟。这家全新致力于中外年轻艺术家的新载体在这个最具挑战的时代里很快就将自己的虚拟线上展览以网站的形式发布出来。在X美术馆虚拟三年展中,随着鼠标轻轻的滑动作品与艺术家的信息会在不经意之间穿过你的视线。科技就是这样可爱,明明输入是一串代码,出现的却是充满乐趣的互动,包含着建筑性和游戏性,参与性很高,更有空间彩蛋让大家发掘。

xgxQLPFDDpfbLhzhvjFWs44ztcmlp2pE35s3MYbF.jpg

《The Arrival of Spring in Woldgate, East Yorkshire in 2011 (twenty eleven)》(2011),大卫·霍克尼,图片由艺术家和Annely Juda Fine Art艺廊提供

传统的艺术机构往往只能将艺术信息传达至有兴趣和有时间去拜访实体空间的观众。然而随着数字媒体与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美术馆、博物馆和艺廊开始转变他们的角色。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信息、幕后花絮、艺术创作的过程以及最重要的展览信息发布在各大数字媒体网络之中,当然还有最重要的销售和拍卖过程。

0bSqwWbkARPM9w6oxW6afaIytdDQIm8UNiNv96Q9.jpg

"风雨同舟”海报,图片来自于昊美术馆网站

在今年3月,昊美术馆与各大媒体及伙伴合作推出了线上“风雨同舟”艺术抗疫慈善拍卖活动,让艺术线上销售走进了更多普通人的视线中。238件成交作品,87%的成交率,1919次竞价次数和最终1221.38万人民币的销售成绩让我们开始思考也验证了在2020年发布的《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市场报告》中所说的,我们这一代的藏家也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来完成我们的艺术收藏。也许传统艺廊和美术馆依靠藏家网络可以稳定画廊的收入,然而越来越多的网红流量展览也让我们开始考虑,获取新藏家的方式是否需要更“科技化”一点。

ijbKWCGyqz6YTGuJCvpYwegDHK7IgKh8fJLJNJIY.jpg

按时间顺序呈现的巴黎凡尔赛宫作品图,图片来自于谷歌艺术文化中心网站

2011年,谷歌和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与美术馆合作创办了谷歌艺术文化中心(Google Arts & Culture),前身为Google Arts Project。然而,谷歌艺术文化中心的内容从最初的博物馆收藏渐渐拓展至更广泛的内容,包括街头艺术、恐龙博物馆、艺术大数据等等。这俨然成为了一个艺术与文化的在线“史记”。我们所熟知的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奥赛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等都可以成为你想看哪里就看哪里的艺术体验。在之前的科技与艺术系列中,我们也提到谷歌的10亿像素艺术扫描相机(Art Camera),从梵高到纽约壁画,真正摆脱了艺术“请勿靠近”的警示。

otZk2hzcjygw7tlGwTEMNiLYfE3QHvvI7tFcy3Lr.gif

大英博物馆网站体验,图片来自于大英博物馆网站

在欧美众多美术馆和博物馆中,我们不得不提及的是具有“波尔卡圆点”风格的最新大英博物馆与谷歌文化学院合办的网站(britishmuseum.withgoogle.com)。人类的历史长河覆盖了将近260万年,在大英博物馆的线上虚拟展厅中,一条简单的时间轴将世界分为非洲、美洲、亚洲、欧洲和大亚洲。在所有的藏品中,随着你前后移动时间轴,我们惊奇地发现,公元前200万年至公元前4000年期间,人类文明只在非洲留下痕迹,直至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500年,非洲、亚洲和欧洲的文化逐渐成为主流。直到公元后全球各大洲的艺术与文化进入一个不相伯仲的发展中。大数据和科技的发展让我们以更直观的角度去看到艺术与文化的历史。在随着时间轴移动的过程中,此刻的时间线会与相应的美洲、亚洲、大洋洲、非洲和欧洲的同期作品敲打出简单的音符节奏。大约有30%的观众常常在艺术机构中迷路,而这种直观的艺术角度让我们更快速地找到我们最喜爱的内容何尝不是科技以人为本的初衷?

ThuUQBwkk56xGhwq08S8sfAK91pbYSyOi2r8HLuG.jpg

《The Bedroom》(1888),梵高,图片由梵高美术馆提供,更多作品可以通过博物馆网站和手机应用查看

随着科技的演进和最近各个艺术机构在科技运用方面的投入,让更多人开始质问这个时代。艺术真的可以通过科技而更容易走过这个艰难的时刻?科技真的可以让观众以同等的感受去享受艺术?科技真的可以在这个时刻帮助更多艺术机构存活下去吗?正如很多人在面对未知的答案时给出的回复一样:我们谁也不知道,因为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荷兰的梵高美术馆(www.vangoghmuseum.nl/en)在闭馆期间将梵高的创作、美术馆收藏和公共教育项目移至他们的网站中,无论是年幼的小孩子,中小学生,还是成年的艺术爱好者,宅在家的我们依然可以透过屏幕欣赏大师的艺术作品,利用谷歌街景视图的技术更仿佛亲身走进美术馆一样。美术馆还推行“Unravel Van Gogh”(解读梵高)应用程式,让大家巨细无遗观赏艺术家笔下的油彩,近距离接触名画背后的故事。

L2ivYOgXtEI4kEDmdK9FD3LCZH5lqIu4Ay6Dmuco.jpg

《Flower Festival: Feast of Santa Anita》(1931),Diego Rivera,图片由艺术家和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提供

巴黎卢浮宫是全球最先进的最数字化博物馆之一,它不仅仅提供了超过3000多页的免费艺术高清图,同时也在线上提供众多虚拟导览互动。通过全景技术将博物馆内的部分展示空间转换成线上体验,无论是古埃及文化遗产,还是这座原本由法国卡佩王朝菲利浦·奥古斯都(Philippe II Auguste)建造的护城遗址,立体的艺术体验再次将原本遥远千里的博物馆移至你的掌上设备之中。在2015年,卢浮宫推出了一个永久艺术展览项目“微型艺廊”(Petite Galerie),通过一款现实增强(AR)手机应运用让你可以在任何地方欣赏这件作品的原始面貌。去年,卢浮宫也举办了VR展览“Mona Lisa: Beyond the Glass”。你也可以利用今年网站刚更新的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对话功能,以更好地帮助游客访问卢浮宫的各个平台。疫情过后,大家不妨亲身拜访博物馆,通过任天堂3DS设备收听超过700个艺术作品的解说、探索交互式地图、并享受雕塑和绘画的3D再现。

ucdei966TtVHozHPvoHwe3mlQxE7kNjMGdTsZqLs.jpg

fQtFgtvPcEq1AleFJ4CjJXAAvzCIf5jxteXou1lk.jpg

格哈德·里希特的创作过程,图片来自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网站(The Met Museum)

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正在展出“Vida Americana: Mexican Muralists Remake American Art, 1925–1945”,展览讲述了墨西哥壁画艺术家如何重塑美洲艺术。丰富的线上素材、视频、语音导览与高清的艺术作品让美术馆体验变得更加多维。

你是否也想知道全世界最贵的在世艺术家之一的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是如何创作艺术的?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网站中开设了全新的里希特艺术创作系列,从为何绘画,创作题材以及如何创作全面带你走进这位忠于色彩本质的德国战后艺术家。

CsZvQ5rJtM2TBsRJ1HUGwAVCWO2VoPrWWv2GEXz9.jpg

克莱默博物馆,图片来自于博物馆网站

终极的艺术与数字结合的美术馆例子,可能要算上荷兰的克莱默博物馆(The Kremer Museum)(thekremercollection.com/the-kremer-museum/),它是全球第一个虚拟博物馆。以星空为主题,中央为圆形大堂,而圆外围四周就放满了74幅17世纪大师如林布兰(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亚伯拉罕·布洛马特(Abraham Bloemaert)的世纪名画。这件博物馆并不以实体方式出现,所有观众也必须通过虚拟现实的体验方式进入博物馆内部。

LGKxbrRSKeGPTE9n0E3p8BBhNMyQHNjX826BfmVd.jpg

DSL虚拟艺术博物馆,图片来自于VIVEPORT网站

私人艺术收藏机构也没有停止自己的脚步。在2005年由巴黎藏家希尔利未( Sylvain Lévy)及其妻多明妮各 ( Dominique ) 设立的DSL虚拟艺术博物馆(DSL Collection)是欧洲目前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机构。通过使用网络、交互程序、虚拟展览和电子书籍的方式呈现博物馆的艺术收藏。此前,他们也与HTC VIVE Arts合作开发了一座虚拟现实博物馆,可以通过HTC的VIVEPORT下载观看30件大型艺术作品。

WvCyDBEULhevFgLt75khunHjQvTW4GWd95MDXslB.jpg

谷歌Art Camera下的《Bird》(1878/1924),William Morris,图片来自于谷歌艺术与文化中心

​在科技的世界里,并不是使用了虚拟现实(VR)或者人工智能这样所谓的高级媒介才能称之为科技与艺术。在我们所生活的信息时代,信息获取与反馈的方式应该是多元且多维的。数字和科技的发展一定可以让更多中小型艺术机构更深入地实践科技与艺术共同发展的可能,在竞争激烈的艺术市场崭露头角。同时艺术也能更广泛的成为平常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美学,无论是商业艺廊还是博物馆,大家共同的目标都是通过科技与观众互动并将信息传达至观众,创造更多的艺术对话和关系网络的建立。我们是否能在科技时代营运而生下看到另一个伟大的艺术机构或艺术体系,我们正拭目以待。


关键字: 内容标签:图片,提供,艺术家,博物馆,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美术馆,图片 提供 艺术家 博物馆 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 美术馆
下一篇:在香港仔的谷地田湾,寻觅艺术的“安全口”_网上展厅-图片-艺术展-巴塞尔||上一篇:卓纳艺术家简介:戈登·马塔-克拉克(Gordon_Matta-Clark)_戈登·马塔-克拉克-艺术博物馆-遗产-艺术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