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在即将到来的跨年节庆中,艺术家赵赵将在北京松美术馆为公众呈现其个展“绿色”。
作为松美术馆年末重要的跨年展览,“绿色” 将于2019年12月21日开幕,由和艺术家持续共同工作的崔灿灿担任策展人,全面展现了赵赵 2016-2019 年间至为精彩的代表作品。此次也是赵赵首次在北京的美术馆举办个展。
在松美术馆悠然的景色中,“绿色”成为生命力的象征,多方位地呈现赵赵对时间、历史以及人类关系的深刻理解。
▲ 松美术馆
《 绿 色 》
文 / 崔灿灿
绿色是序曲,也是赵赵全新的开篇。绿色同样寓意过去的发生,赵赵几年来蓬勃旺盛的创造力和辽阔的视野,亦如一片枝繁叶茂的森林,万物生长于此,也兴盛于此,孕育着生命力的无限持续,以及一切可能。
作为新艺术的代表,赵赵的身份和实践极其丰富和多元。他既是一位活跃且备受瞩目的艺术家,又是纪录片导演,古美术研究者,潮牌创立者。他所涉及的话题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再造,到现实时空的挪移与想象,自我意识和感知的捕捉,形成对艺术潮流的独特回应。
▲《诱饵》,铜、水晶,直径 240cm,2019
展览聚焦于赵赵2016-2019年间的作品,呈现艺术家创作历程中最为精彩的时段。三年间,现实和历史中的肥沃土壤和充足的光芒、雨水,为赵赵的创作提供了不同的生长路径。像是雨林中多向的植被,有些向着天空的方向,努力迎向阳光;有些在树木间盘根错节,横向蔓延;有些只是努力向下,在土地的深处积蓄能量。
▲《绑在树干上的玉猪龙》,石膏,3件,230×70×45cm,2019
“绿色”多方位的展示了赵赵对时间、历史以及人类关系的深刻理解,形成一个错落有致、意味深长的艺术故事。故事分为三个篇章,由不同的视角和时空组成,它们短暂交汇,又彼此注视,形成独一无二的线索与目光。
在第一篇章中,展示了赵赵创作中的自我意识和生命感知。绘画成为探究赵赵自我隐喻的密钥。不同的题材和对象,仿佛一面镜子,折射出生命中各异的情形。自画像是无数自我和瞬间的开始,父与子、桃子、竹笋、恶人与寿星暗示着艺术家生命轨迹中的多重境遇;女孩、歌手、敏感者、脱敏者、迟钝者又将目光引向瞬息万变的虚像现实,为观众再现了一个意识与感知交互流淌的星河。在这个篇章中,一个立体的人,在一瞥间,与永恒背道而驰,忽远忽近,时而纯洁,时而浪漫。
▲《星空》,布面刺绣,300×1000cm,2019
第二篇章,呈现了赵赵与历史、社会之间的丰富关系。两个盘子作为开篇,一简一繁,两种身份,形成历史的不同结果。两件西装又将大的历史叙述,拉回具体的家庭,两代人价值观的对峙和分歧,一封信和两件西装成了这段往事的物证。一边的《中国梯》和展柜中陈列的文物标本,提示了中国传统历史观在如今的延续,以大见小,一切皆是历史的必然。另一边的《一秒》,中止了历史规律的许诺,以小见大,变幻,即兴,不可复制,一切也是历史的偶然。最后,《控制》作为这一章节的结局,也是寓言,在历史的大与小,本初和控制之间,个体在历史和社会的篇章中往复游荡,逆水行舟,努力前行,却总在历史的回声中找到答案。
▲《星空》(局部),布面刺绣,300×1000cm,2019
第三篇章,展示了赵赵在万事万物中倾注的宇宙观。苍璧礼天,跨越七千年的时空,成为这段距离的开始。在这段时空里,星空上枪击的痕迹,在刺绣的柔软中逐渐弥合,时间得以被讨论。黑色的柏油路中,“微不足道”的生命,成为弥留的花火,言语的岩石,认知不断转变。在赵赵的宇宙观中,几千年可长可短,万事万物皆有其裂缝。一段经验,会给予另一段经验启示;一段历史,也会因另一个迥然不同的事实的发生,再次鲜活地延续生命。
于是,绿色亦是象征,万事万物在岁末与伊始间,在寒雪和立春中,宛如松柏的苍劲,自然而然,常青常绿。
作品系列 Work Series
(一)
▲《自画像》,布面油画,37×25 cm,2018
这是个足够浪漫的开场,我们的目光,随着题材的变化而游弋。
自画像成了最初自我隐喻的源头,那个托腮的人用眼睛检视着之后的题材。竹笋在破土之前的沉闷,桃子和寿星的亦正亦邪,恶人在其中脱颖而出,感知与妄想接连而至。像是《父与子》中不断重复的形象,复杂而又分裂的多种情形。有时只是一瞥,百态的人物,便在赵赵的笔下不断生长:笑傲的女孩,荒诞惊异的歌手,有敏感者,也有脱敏者和迟钝者。有时,它们更像是细胞,不断生长变异,在展厅中克隆出一个多元,撕裂,如影随形的虚像世界。
▲《父与子》系列
在这个世界中,万事万物皆有其精神和欲望的象征,它可以咏物,言志,移情。只是,这些风物在变成绘画之后,有着跃动的生命和现代诗的忧伤,像是弗朗西斯.培根画面中狰狞的欲望,扭曲的表现,波德莱尔诗歌中晃动不安的身影。
(二)
一秒,是绘画创作时间的极限,通过这个极限,时间可见,一秒可见,一秒便有了不同的样貌。
一秒和一年的距离很远,但又很近。一年能让许多事情改变,或者什么都未发生。赵赵用一秒的时间,涂抹了许多根线条,它们短促而又限定,有着自己的生命,却又显得毫无意义,微不足道。其中两张,被无限放大,耗费了一年的时间绘制。在一年的31,536,000秒中,这样的工作,多少显得有些虚无。但对于一年的生活来说,无论他用了多少精力,这幅画都成为一个断断续续的记忆,时光的无常,过去的荏苒,未知的含混,是我们都曾经历的情形。
▲《一秒》,布面油画,200×300 cm,2016
一年和一秒,像一个没有交代开始和结局的故事,人们可以通过它想象那些无法找寻的,发生在时间里的种种事情,也许琐碎、苦闷,压抑,但又也许,他快乐得无暇顾及这些。
当《一秒》作为观念的行动出现时,它都有对绘画的一种挑战,对绘画历史中缓慢的时间和可控性、重复性的反击。换言之,《一秒》是对时间本身,或者生命长度的质疑。只是,这或多或少,有着英雄主义的色彩。
(三)
《中国梯》背后有一则故事,在珠穆朗玛峰的东北侧,有一条难以逾越的岩壁,被世人称为地球上的“第二台阶”。1975年,中国登山队攀登珠峰,奋战了将近一天的时间,在那段岩壁上架设了高近6米的金属梯。此后,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均要经过这个梯子,才能登上地球之巅。因此它又被誉为“中国梯”,成为人类挑战自然的一段鲜为人知的荣耀。
2008年,这个在珠峰海拔8700米挺立了33年的中国梯,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后,被收进珠峰登山博物馆,成为一件特殊的文物。如今,赵赵用中国传统竹梯的方式,创作了这件全新的《中国梯》,并与中国传统文物一起展出。因此,《中国梯》的属性和历史价值,也在全新的关系中变的截然不同。它过去所蕴含的感情和象征涵义,因其实用功能的消失,如今的语境和时空变迁,成为一个似是而非,抽象的精神指向。
▲ 《中国梯》,大理石,尺寸可变,2019
(四)
《控制》这件作品是将时间投射在模具葫芦的生长过程中,它延续了赵赵一贯的风格与思考。葫芦在中国有着古老的渊源,在传统文化中,它既是道家的法器和宝物,又是文人隐士的精神寄托之所。但随着近现代文化的更迭与社会的变化,葫芦的用途和寓意逐渐向现实与祈福靠拢。人们把世俗愿望投射在了这个有着特殊形体的植物上,追寻一种自以为终极的完美。
▲《控制》,不锈钢、黄花梨,250×135×135 cm,2019
因此,葫芦的原本的生长,它自然形成的形式与生命美感,变成了一个不断被控制和矫正的过程。葫芦的生长有了传统工艺的介入,这个工艺是先把成型的模具套在生长的葫芦上,以模具迫使葫芦依照人的意愿生长成形。这套工艺在民间广为流传。
▲《控制》,汉白玉,尺寸可变,2019
(五)
《玉璧星空》是《星空》系列的延续。在《星空》中,由于子弹的冲击而形成的中心是一片虚空的黑色,而在这件装置作品里,冲突再次被放大,赵赵加进了中国玉璧这个礼器的元素。
玉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作为中国古代最隆重的礼器,它的历史延绵了7000多年,具有沟通天地鬼神的能量。玉璧曾经作为礼器和祭器,用作祭天、祭神、祭山、祭海、祭河、祭星......
当玉璧镶嵌在脆弱的玻璃之间,被瞬间破碎的痕迹围绕着的玉石,就像诞生于能量极度爆发之时的虫洞。
▲ 《玉璧星空》,玻璃、玉璧,330×1200cm,2018
(六)
如果你正好在日落时分来到展厅,巨大的沥青地面散发出静默的光辉。反光的碎片,纯洁无暇。顶光洒下的光线,把人的目光拉向地面,迷幻而又肃穆。此刻的天空显得比大地更坚实。
▲ 《弥留方案》,铜、不锈钢、沥青,20×1100× 400 cm,2018
人们在展厅穿行,经过布满碎片的地面。每一次转身,或是目光的凝视,都让此刻的景象变的不可重复。光线、角度、时间、距离和不同的心绪,就算你等了几世,也无法将上一刻的感知弥留。铜与铁的碎片,压在黑色的柏油路上,几乎接近于不朽。但在日夜交替,晴雨变化看来,生命短暂,无物恒常。这即是祷文,也是偈语。
▲ 赵赵个展“弥留”,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17。《弥留》后又展出于意大利罗马21世纪国家艺术博物馆(2018)以及香港巴塞尔(2019)。
展场亦如一场弥撒。最后的晚餐,葡萄酒和面包替代了血与肉的献祭和重复碾压的痕迹。猫的形象和故事,指向了更广泛的隐喻。它所象征的事件信息,个体生长,生命的意义,被置于更波澜壮阔的历史与现实之中。
▲ 《弥留》局部
艺术家
赵赵,1982年生于中国新疆,2003年毕业于新疆艺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与洛杉矶。赵赵自始至终都持续着颠覆性的方式进行创作,他热衷于利用各种艺术媒介对现实及其艺术形态传统惯例提出挑战,其各种领域的作品旨在探讨个体自由意志的力量和权威控制的力度。他在创作中关注并且展现当代剧变中的中国,并且直面人类内心的苦痛和压力。其作品中不时出现威胁与风险的概念,暗喻当今中国和全球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境遇,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短暂与无常。同时,作品也反映了他对集体主义与个人理想相互并存的思考。
近年来,赵赵大胆激进的艺术实践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重视,他曾在柏林亚历山大·奥克斯画廊、斯德哥尔摩Carl Kostyál基金会、洛杉矶Roberts & Tilton、纽约前波画廊、日本三潴画廊、台北大未来林舍画廊、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艺术文件仓库等机构举办过个展与个人项目。他的作品也曾参加过多个机构的群展以及收藏,包括美国纽约MoMA PS1、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美术馆、乌克兰基辅平丘克艺术中心、荷兰格罗宁根美术馆、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汉堡火车站当代艺术博物馆、意大利米兰帕迪廖内当代艺术馆、意大利罗马国立21世纪美术馆、法国DSL基金会、西班牙卡斯特罗当代艺术中心、澳大利亚悉尼白兔美术馆、香港西九龙文化区M+美术馆、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北京泰康空间、成都麓湖·A4美术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星美术馆、上海明当代美术馆、天津美术馆、湖北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 时间开始了” 2019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日本横滨三年展等。2019年赵赵获得第十三届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家大奖。其作品《塔克拉玛干计划》被选为2017“横滨三年展”海报、画册的封面。同年赵赵被CoBo评选为中国艺术家Top10,获第十一届AA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提名奖,2014年被Modern Painters列为全球最值得关注的25位艺术家之一。
策展人
崔灿灿,一位活跃在中国的独立策划人,写作者,曾获CCAA中国当代艺术评论青年荣誉奖、《YISHU》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奖、艺术权力榜年度展览奖、《艺术新闻》亚洲艺术贡献奖林肯策展人提名、《当代艺术新闻》年度最佳艺术家个展、北京画廊周最佳展览奖、《艺术银行》年度策展人等。崔灿灿策展的主要展览从2012年开始,共计81场,群展包括夜走黑桥(2013)、乡村洗剪吹(2013)、FUCKOFF II(2013)、不在图像中行动(2014)、六环比五环多一环(2015)、十夜(2016)、万丈高楼平地起(2017)、过年特别项目(2018)、策展课(2019)等。
赵 赵 ZHAO ZHAO
绿 色
策展人:崔灿灿
2019.12.21 - 2020.02.09
松美术馆(北京顺义区格拉斯路)
关键字: 内容标签:历史,北京,时间,崔灿灿,赵赵,松美术馆,历史 北京 时间 崔灿灿 赵赵 松美术馆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