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扬子当代艺术博览会参展画廊推荐:A25 逸空间
本次南京扬子当代艺术博览,参展画廊逸空间展出苏天赐、朱新建、陈辉、朱存伟、卞少之、王琳、应晶晶、黄启佑、刘婷九位艺术家的作品。
苏天赐 Su Tianci
霜晨 Frosty morning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73×50cm 1994
苏天赐(1922—2006)是二十世纪杰出的油画家之一,生于广东阳江,师从林风眠,先后执教于山东大学艺术系和南京艺术学院。苏天赐先生是一位生性豁达恬淡、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艺术家,他以静物与风景探求“西方的缤纷、东方的空灵”。他创造了一种诗意弥漫、文情荡漾、境界高渺、韵味悠长的中国气象的油画,被誉为中国“意象油画”的代表人物。此幅《霜晨》大笔概括秋日的色彩特征,情凝于笔端,一气呵成,既达到了油画色彩对比的响亮效果,又融进了中国画的写意特征,色调优雅丰富,层次分明又融为一体,特别是线条的运用赋予了画面一种通体皆灵的神韵。
朱新建 Zhu Xinjian
长相知 Profound acquaintance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60×50cm 1997
朱新建(1953—2014),生于南京,1970年至1978年于皖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1978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后留校任教。1988年辞去公职,旅居巴黎,成为一名自由职业画家,1993年归国。早年作连环画,后以传统水墨绘画,被视为“新文人画”的代表。朱新建以其潇洒和率真的作品风格及独树一帜的笔墨趣味,屹立于中国当代画坛。他的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法国国家图画馆、比利时皇家历史博物馆、巴黎美术学院等机构收藏。作为一个杰出的水墨画家,朱新建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对油画的探索和实践同样精彩和意义不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件名为《常相知》的静物作品,相较于人物创作 更加轻松和自由 稚拙生涩的线条,随意挥洒的笔触,看似简单,其实高明和精妙。
陈辉 Chen Hui
节节高 Steadily high
布面油彩 Oil on canvas
166×199cm 2019
陈辉1971年生于东台,199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现居南京。2019年参加南京扬子当代艺博会,并在同年参加艺术厦门(当代)博览会。2017年首次在南京逸空间举办个展《在这里》。陈辉的作品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反复叠加,二是用色简单。一幅作品至少画十几遍是陈辉创作的常态,每一遍都是不停地调整人与物之间的位置、大小,及物象的清晰度、显现与隐藏。绘画的过程是陈辉思考的过程,反复叠加也是反复覆盖、反复思考、反复改变的过程。
朱存伟 Zhu Cunwei
弈 Game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60×180cm 2018
朱存伟1972年生于徐州,199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现居南京。2019年在南京逸空间举办个展《作为他者的自我》,2017年在南京问象艺术空间举办个展《赋格·变调》,2014年和2013年在北京颖画廊举办个展,2011年在北京东京画廊举办个展《异化的思考》。朱存伟在作品中给观众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角度,画家呈现的不仅仅是主体本身,而是在为获得认知体验所采用的表现主体的方法及思考的角度,他的作品是对多元景观中绘画回归的另一种宁静的思考与锻造。朱存伟从个人经验的角度出发,却有社会性集体经验的表达——高速变迁的时代所施压给我们的异变。他的创作好像一座向下修建的塔,一直在寻找泥土与根基,对周遭的外部世界进行隐喻化的建构,从而达到对自身进行的内观。
卞少之 Bian Shaozhi
鸭 Duck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50×40cm 2019
卞少之1984年生于江苏省南京市 ,2010研究生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专业 ,现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师。 卞少之的作品主要依托于与生俱来的敏感与极具传统东方古典式的特质,以冷静而又浪漫的笔触,探究在可见与不可见之间到底还有什么是严肃而永恒的;表达在瞬间的、表面的绚烂之下,事物如何映射每个个体;以及关乎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关系。艺术家试图用看上去最简单,最欢快,最明亮的方式,表达事物内在的崇高感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卞少之2016年获得英国约翰莫尔(中国)绘画奖,曾赴英参加利物浦双年展并驻地交流。
王琳 Wang Lin
即得相见 Our encounter is soon
纸本设色 Ink and color on paper
106×69cm 2019
王琳1986生于吉林长春。2012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写意人物工作室,201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王琳以独特的视角描摹日常可见之物,经其高度凝练后呈现出具有现代感同时又具备中国画的氤氲之境。王琳作为新生代艺术家中的佼佼者,她的绘画忠于水墨但并不固守传统,甚至有意卸下审美经验的包袱,不固守题材与内容的窠臼,在当下的语境中探索新的语言。王琳曾于2015年受邀参加“友好中国creator艺术家驻留项目”,并于2016、2017及2019年分别在北京、南京举办个展。
应晶晶 Ying Jingjing
斑点1 Blobs No.1
木板综合材料 Mixed
50×60cm 2019
应晶晶1986年生于中国浙江嵊州。2015年研究生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油画专业。现为职业艺术家,游学旅居柏林、上海、南京。应晶晶将作品比喻成关于浪漫主义的“诗”,摆脱了纯粹图示以及符号与意义的羁绊,上升到体悟宇宙的诗意状态,形成一种半诗歌、半绘画的境地。她在绘画与诗歌的交融中一种探索极限的体验,超越表象,进入绝对,最终上升为崇高。多幅作品被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上海艺术馆、上海RUNWAY公司、S·DEER圣迪奥时装有限公司等机构收藏。
黄启佑 Huang Qiyou
寂的山谷有人吟唱 Singing in the empty valley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30X60cm 2014
黄启佑1987生于广西南宁 ,2010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厦门。2018年在南京逸空间举办个展《语虚何以言知》。2017年在北京復言社举办个展《说后山》。2014年在厦门798时代空间举办个展《掘墓考物》。在2019年参加南京扬子艺博会和艺术厦门(当代)博览会,2017年在上海参加第三届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黄启佑的绘画语言很直接同时又兼具内敛性,这样的相貌特征来源于艺术家骨子里受传统文人画的影响。画里透露出的痕迹显现了时间的维度,似乎每一个笔触、每一块颜色都在度量个体的生命轨迹。
刘婷 Liu Ting
辛夷 Magnolia denudata
纸本水墨 Ink on paper
61×71.5cm 2018
刘婷1988年生于江苏,2010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刘婷以当代人之思进入花鸟画的创造世界,她秉承了传统花鸟画表现自然生命的基本理念,但不落已有的花鸟画造型法则窠臼,而是从观照花卉存在的生命情态出发,表现自我的心灵体验,以观物、格物、即物的方式营造花卉存在的空间意境,把花卉作为自己情感与精神的象征。刘婷的作品让人看到她感受生命物象的独特方式,更看到她从心灵涌发的水墨语言。2017年 在北京復言社举办《水与土——刘婷作品展》、2018年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举办《不沉于香——刘婷作品展》,2018年,参加《艺术厦门国际博览会主题展——虚色艺术展》,2019年在南京逸空间举办《 丰饶的被造物:刘婷作品展》。
逸空间成立于2012年,现址坐落在繁华的环宇城商业圈内,空间由反几建筑事务所设计,画廊致力于以东方美学为线索的架上艺术推广并发掘新观念、实验性艺术形式,力图呈现艺术作品跨时间、跨空间的交流。作为创造性与可能性的实施平台,逸空间通过展览及活动,推广新的收藏与生活方式,为新的艺术实验提供可能性。
关键字: 内容标签:绘画,布面,作品,逸空间,绘画 布面 作品 逸空间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