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龙文——与泥商量,入泥问道_龙文-是在-设计-我只

编辑:陈小利 来源:雅昌网 
 
“不能沉沦于不断复古的惰性中。”2016年,龙文在《听砂手迹》第一章“小心入古去,大胆破出来”里如是

IEhNOaq3V6I33BGFIrY6zI5NLbYVT2gjK2EYDMnr.jpg

“不能沉沦于不断复古的惰性中。”

2016年,龙文在《听砂手迹》第一章“小心入古去,大胆破出来”里如是说。

汪涵则在序里写下:“在当下大众消费文化和商业主义盛行的时代,大多数艺术作品隔靴搔痒,哗众取宠。而龙文兄则心怀对一团紫泥的悲悯,直面南墙,真实不虚地用一件件作品探寻并记录着他内心对紫砂艺术的执着,念念在定。”

FLAtE7e6RvIu9TR5cECNVRk02pO0vdm705Ufr98z.jpg

白驹过隙,一晃三年。

2019年9月,“念念在定”的龙文,第二本书《宜堂手记》又将付梓。

同月7日,他的首个个人紫砂作品展亦将于杭州元白展厅启幕。

龙文请得月真法师为新书题写书名和作序,并邀来十数字知交好友站台作文。他自己亦欣然提笔,写下后记。

藉此元白龙文紫砂作品展启展之际,特摘取仍于编纂中的《宜堂手记》内一人一言,以襄此展讯。

PKnNvO75FBsuvDCnzmVdk2JFiognUpSGs93lbNMk.jpg

《净名经》云:“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 宜堂有若此者。虽为斗室,然其广博,无所妨碍。

——月真法师《序》

K1NgdnuY0I6GeeODzjlZc7ljYfM9ghhcACVcdCTS.jpg

在龙文这里,传统匠人的技艺、中国文人的修养、当代设计的理念,无碍相融,存于无杂念之心,最后化为手指间的触致。

——徐沪生《这个时代的手艺与设计》

Mctll7FmMugRykYlxlm5ZXG5ErMd5sx144YTtPS4.jpg

于玩陶之途得识我友龙文,乃沪上老克腊一枚。斯人风神清俊,书画、金石、设计、收藏诸事无不熟稔,又兼性嗜佳馔美酒雪茄,实难得的得趣妙人。

——醉里横笛《搜尽云烟打草稿,抟来瓦缶伴鼎彝 —— 漫谈龙文的紫砂艺术》

Ufjv4PjcvL10a0G2Gy26PKdr6LPn5HPRyctIVanH.jpg

龙文作品的“紫砂语言”虽然异于宜兴传统,然而耐人寻味的是,他却屡屡引领风骚,备受瞩目,也毫不意外地被广泛抄袭。

——黄健亮《游于艺 得真趣》

jX2dl0hzN3gKcLiQiPNi2i0a3V3zCFvCXnzDelrQ.jpg

再看看他,每月到红玫瑰找同一位老师傅剃头;每月去探望八十几的曾经的老正兴大厨爹爹聊天,顺带吃老爹的红烧卤蛋、油爆虾 、干煎舟山带鱼…….至少八只菜,那般倜傥相,朋友圈中寻不出来的。

——郑力《我看龙文》

sk7hz0ZUy8NqfJSThu6AS27zcAUmKNRUw2yYF8bu.jpg

所作之砂器,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技法根植于传统,语言又不离当下。传承中蕴含着创新,创新中又满含着古意,“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寂莱《没有一起醉过的酒友》

VaKgW7BQPANso4I7S2ldm4XG2StzPbcIBWeUhmiK.jpg

龙文想要做的任何一件东西,不能“夺自然之精微”、去描摹自然界本有的庸常,而是要从画中去找,从诗中去找,从童年梦境中去找,从梦魇中的瞬间去找。

——王淑瑾《眼里有光的手艺人》

2T01vwEAajBxyRhm9kNpzj22Z1Nf8GrpnFNdAdN0.jpg

宜兴之外的紫砂能人很难脱颖而出,独树一帜。然近十年来,龙文兄算是异数。

——李海波《道器合一属龙文》

BHWDIwoeUzDUb0FwKcQtBcnzJtprnLPPX9UGIWz4.jpg

尝与龙文兄论艺,其以为艺事之难,在于“既要学到十分的技艺,又要做到点到为止”,并进一步强调“该用三分工的时候,用四分也是不到位的;该用十分工的时候,要能轻松而得”。

——刘创新《文心妙造-浅议龙文陶艺》

U2VBUoH86bsUzbAtGYvhkRQ3TNrapHNhV9KzZwoZ.jpg

敷以金石之文,涣乎风行水上,柿、栗、茄、菱、莲子、灵芝、佛手、竹根,乃至云、石、钟鼎、石鼓、碑版等,无不可听其心而神运之,滔滔汩汩,一旦成器,典而不野,丽而有则,高古郁勃之气自见于外。

——陈檀溪《题宜堂龙文手制砂器册页之如是壶》

eZnyOBaeKc2INVjX3NM8ZWQRaqxbywClKHARu0Yb.jpg

他在各种身份的游走里进退自如,也把这种潇洒带到对紫砂样式的重新塑造里面,以最专业的心态去学习与研究,同时,又以最轻松和不经意的方式来呈现。

——丁筱《高手,就是超越简单的形式而不为其限制》

K7snOjWwgNcsbCzTfDbiPTlPkI5xcCDIDGKYKOcA.jpg

近年来,他更是一发不可收,博采众长,抟泥成砂,设计样式,自作砂器,镌刻书画于砂器之上,千奇百态,屡出佳作,惊艳行内行外。——姚远《当刻刀遇上明针》

我只是在构筑自己的世界,不断地发现、挖掘自己内心深处,也许是隐秘的需求,也许是呈现的欲望,也许,只是逝去的褪色的光阴或者一些微不足道的琐事。我努力把它们一一具象化,尝试着重新组合,略微调整局部的明暗和色调,让我的世界渐渐有了生趣。

——龙文《我只是在构筑自己的世界(代后记)》

cczs5wPLpwvtzTiGYAuInVUAgbZoPbLqvNIYmFOL.jpg

m5kejUzQoadRibsJUnHR0gT1B8gZlwemvPHHxcjG.jpg

zTiArpzrA8Q2hTW0t8lrTfwwCFx5bFHTFrYX14Q0.jpg

3604Ri8R05CpV0rAjHN2g1i6Eo2jwT09EaMzq3Qs.jpg

0EQf4n6w44OYmeVPBeV4NKjIu97myYNoccIVkhT1.jpg

zRnsAhdgxPPsZ175nqQnc3vN9hjGCFZ1Uz5ovVc6.jpg

3cxsLf71KwoyLFujzS5dGL2bCgvuvbeNOvZ9wPPw.jpg

I2HS3pxx1wUcQD3j7r0zbAMVn95BOM8wqJLssusB.jpg

7jPsTJfO0VYcjWAxuouPq8E4I364rYSoKdhFYXKC.jpg

u7xnSgOMPVrgMJvsNUbM4UaDE15sXVD6NdnixffA.jpg

mcJ7iq4c0Y7y1gNsYkABJRk2ptrifMvAqFIGpPRj.jpg

hpygDTqOix0Rat4FpACXyV6AGr6uq4TBbkhkGwGR.jpg

fLFlrF5iyswyGSXNs9YIUEjBKZCkncZV5fpYZ08g.jpg

mXawLmFlSqtbjJJJrZV1lk55qqhvUrBsi5BKYcWW.jpg

Fwa1ZQbPgQbudzZxYjPeqFyOlqED4nJZDlhrZRG5.jpg

q1mNSDpbvjjFQvZfOfpN3GUnRGVFcBdzbBBdLpAk.jpg

PgWARGXF6e6SISsyJENJmJFsb8nnwiJ3rRXt3jBk.jpg

FZoKX5tzOH5tzh24vbVX1DfMp2COFPgNTGRftXmy.jpg

ZOl0ZiCeXpKv0DcgxuNaH0FJyP3s91JJnw4suPyE.jpg

Q7W2Dghi4ZttQZw0Z4kjWo685wbouDuhrEHXdp3H.jpg

g0djM18kJ0sQn0s2fhCdrrKQujW0hgaGT134nU6A.jpg

JpXTsqQvSURFVHrE9kKfb3G44UEEghljCmrc9OQl.jpg

TJgzxyvP4wCq682uIZ7lATQfileEvjH06TfyA4O1.jpg

4H01VlBhXME8F0o81eb2CmNCoQMQ5thGWEhrQdTR.jpg

WEJwnnLZpcbb594tD2evzkPHCEwdqRWCMfKwna3u.jpg

dkVCSgBzK49ag3CcSWnehCAc7gnMkxdlpNHB6BOY.jpg

HxNd24ME5nx0meN2QD77DCtZDz5jtCOrooODnqde.jpg

FppgdLctyIGrPe45U9RaLgpIkRmnzRevgUnYRZNa.jpg

5fkL8ZopszH5XRODVeOeVvX0SzSqaPJPQtGfl7G4.jpg

juLvE15FFvML0EwQ2e5nTgkd3pDchqPbmNvs5epZ.jpg

AQ3IUddqwWHDPlY7IyLIfLeVmZUC9U8p0WnNrXtE.jpg

TZnr0jEr3NqMZEJJuRhzXpdApJD86cPBbIPIhffe.jpg

摄影 | 寂莱 许放 小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览时间

2019/09/07(Sat.)15:00开幕

|

09/15(Sun.)11:00‑18:00

周一定休

作者在店日

2019/09/07(Sat.)­& 09/08(Sun.)

展览地点

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139号东信和创园31间元白展厅

电话

0571—89978779


关键字: 内容标签:是在,设计,我只,紫砂壶,龙文,是在 设计 我只 紫砂壶 龙文
下一篇:设计之旅丨张家湾设计小镇规划方案在2019北京国际设计周发布_北京国际设计周_张家湾设计小镇-艺术设计-设计之旅-更新-北京市-小镇||上一篇:上阳台帖:李白唯一存世的书法真迹是如何流传下来的?_故宫-李白-题跋-太白-书法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