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时隔近一年,“陈振濂学术著作集”第四辑终于与读者见面了_书法-陈振濂-流派-绘画-中国

编辑:邢冬妮 来源:上海书画出版社
 
时隔近一年,“陈振濂学术著作集”第四辑《线条的世界——中国书法文化史》《近代中日绘画交流史比较研究》

时隔近一年,“陈振濂学术著作集”第四辑《线条的世界——中国书法文化史》《近代中日绘画交流史比较研究》《中国画形式美探究》终于与读者见面了。

xgNqq6tH7s2S2PDFPHYFAACJTPpClWHaJcijqNfB.jpeg

与前三辑以书法史、书法理论、书法美学为出版主题不同,第四辑我们将目光转向书法文化史与中国画发展。

mJVV8iNueZ81jRzxMqHeTjPOLk0FkDQENZVfPRNp.jpg

《线条的世界——中国书法文化史》

本书的写作,不是简单地仿照中国历史的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的线型伸延,而是既有顺年代次序,从古到今的序列,又有结构性的主次,内外综合交叉的叙述脉络。在提取书法史研究事实时,注重历史现象的综合提出,而不是罗列介绍孤立的人(书家)、物(碑帖),强调它的关连性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书法史学家梳理而不是孤立平面的各类书法文献学家(文字文献和图像文献)的汇纂。同是描述一件事,同一个对象,本可以有多个截然相异的角度,甚至抽取出的也许是完全相反的结论。

HU3cGtOoz8DVEuUcD77YXRM2a4WVxqqQ8eBqcNtv.jpg

不把书法史写成书家列传式人物传纪史,甚至矫枉过正,决绝地提倡写作方法上的“没有人名的书法史”,作者主张书法史只对事实、思潮、流派、现象负责,而把所有必须提及的书家人名、生卒年月、官职、传世作品介绍和传纪简历等一些基本资料,都尽量划为“注”的内容而不出现在正文中。看看去除了人名和作品名的书法史,著作撰写者在正文中还能够写些什么内容。书家个人传纪绝不孤立地作为正文内容,也不把书法史写成《书法人名大词典》格式。

F4RPxVZQg4BzalwohcevzkPXsTYeaQiAn2Z5suyh.jpg

一般书法史,都只写到清末。既是“史”,当然是指古史而不会有它。本着前述论事不论人的治史原则,作者对当代的叙述论说进行了谨慎有序的展开,首先研究重点跳开具体的人和著作,精确定位为针对“事件”“事实”即现象、流派、思潮、艺术运动这一层面而发,不涉人物褒贬高下,只追究它的来源、理由、意义;既保持客观真实,同时又能建立起最基本的当代书法发展分类分派的观察立场和构画出清晰的格局分布。

Gzf8f4lquIurw0OH4HBdZ9SVx46GDSB37bmz3RC6.jpg

fCtFN63LpBO969PgcWREaN541XoK8SKsAkmvdDuL.jpg

《中国画形式美探究》

陈振濂教授坚定地立足于中国画本身而只以美学为方法,表明当时的目的是想用美学来解决中国画问题,而不是用中国画去解决美学问题。立场、目标不同,当然着重点自然不同。

kGUFjS3QFefM7N6EU6mJiQIJLwD6BpFeDHqBrPp8.jpg

4NbuKasoPF8gf3i0nouBnrru6Q2yGQKXeUGOyM82.jpg

其次是试图从中国画本身来提出美学问题:它在方法上应该是现代的、严谨的、逻辑的、思辨的、分析的、因果的。它不是含糊其词的感觉,而是精准如手术刀,挑筋剔骨,剖面析形,有如庖丁解牛,运斤如飞。在这方面,理性的、智性的力量始终应当占据主导地位。

vHlkI7ymAcvwn0wA5j40SatL9cnf9QLnEoYNjvD0.jpg

BheMhPddlFbD49Hx6a5V5rD3REssXuCCc9b9FDWg.jpg

亦即是说,在从小学习画中国画实践积累的氛围下成长起来,对它有着无比的热爱、钟爱甚至偏爱,本来就应该是“局中人”;但在进行中国画美学尤其是“形式美学”的研究之时,作者却希望是一个“旁观者”——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为一个学者,只有与对象保持必要的观察和思考距离,才能不为自己的主观好恶所蒙蔽,才能有一个相对准确客观的判断立场。

GTxUw6mqerTFzFdWvAg2VPU8Q3JpTKWf9FEyScNG.jpg

《近代中日绘画交流史比较研究》

在1985年到1991年之间,陈振濂教授先后四渡扶桑讲学或出席国际会议。其最初抱着一个目的,是想重点对日本与中国的近代书法交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zgeTlM0SOMahSBgM7GK1TehpmrXYLyXdHWD9Dql5.jpg

SPXW58Kw21xlbrbSqwuukhPD4tRKlMKgtsVvbfBU.jpg

随着资料积累的日益增多与交流的日益频繁,作者感到中国与日本在近代绘画交流中,存在着许多国人还未知,或知之不详的珍贵史实。而这些史实与研究的披露,将会改变我们目前对近代绘画史的既有看法。特别是中国近代绘画中的“日本模式”的存在,无论在绘画创作、中国画发展、油画的被引进、美术理论的发展、美术展览会形式的出现、美术教育的起步等方面,都已拥有无所不在的痕迹。问题只是过去我们并未正视它的存在,或根本不知道有它的存在而已。

5xoo7fBWAapgZegjMkXJ0s1LjqQgCpx5N1GZMGal.jpg

因此,在近代绘画史研究中着力揭示出这种“日本模式”的存在与价值,不但对于重新揭示近代绘画史事实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对于使绘画史研究同步地跟上整个文化、文学研究而言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在文学、文化上的“日本模式”的存在,已是文化学家们众所周知的事实,而我们的近代绘画史研究却恰恰缺少了这一环。

丛书特色

“陈振濂学术著作集”目前已出版13种:

RX42PgxVNUpQLQfDaLJf8Xo3cHwdErBtJqtpcrlt.jpg

HOIqWLcAkydBN7rq7NzTnWDicCKKcfnAJ4Vw2NUd.jpg

一、陈振濂教授执教三十几年

教学、实践、理论的总成果合集

陈振濂教授几十年的专业教学理念和精英书法理想,在这套图书中都有所体现,从书法史、绘画史、理论史、篆刻史、日本书法史、美学批评、民国专题研究、宋词流派美学各个方面!

二、多部书稿已绝版

旧书价格比新书更贵

陈振濂教授的这些图书,早年间都曾出版过。

hUqs8wmwkpH1a13yrKtgNZyUY7yHpd1sybHhjn3G.jpg

VxVOGwiTlynQ2JWor3Kl37LCjmylwpbC5CcjERSZ.jpeg

但是,时间久了,好多图书都已经绝版,想买都买不到!就算能买到的,也大都是高价在售,有些甚至比新书都要贵~~

三、新书全部重新配图,

纯理论书,却清晰明了、易读易懂

书中全部都做了随文配图,将纯理论书,做成了图文书,看来更加清晰明了,读来不累~

K79HtisYHLUvEabUUlG4z3EUpsUiwBmO5806btJN.jpg

QyIPNYQi0rhb9KN1HosYelYufw72U9hwfffinRNN.jpg

x7TEtDK5TleWHZi40wstmCfAMuuIP81nn4z6jQI1.jpg

6qpSGifEKwN5J0WQq3RuxE5F2MvpvWoU0Ts3oBYj.jpg

5V9fn5Myo8mg8ToDaqwELK2gI96o4xERqHDiV5UI.jpg

四、理论型开拓思维著作

覆盖诗、书、画、印各个领域

陈振濂教授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他的著作,都是理论型的开拓思维之作。覆盖诗、书、画、印各个不同领域。如果你正在寻找论文课题、研究方向,那么找陈振濂老师的理论专著准没错~他提出的问题,随便拿出一个做深入研究,都是篇好文章

下面这个是之前出版的三辑,共10种:

《民国书法史论》

AYyegtvQWYHH944DujMVHaAv4q3CoCMPgAr1uXdt.jpg

《民国书法史论》共分四大章,以时间分期,列前期(辛亥革命前后)、中后期(即抗战—1949)的书法创作,又单列民国书法理论、民国篆刻创作与理论,概述了民国书法几十年的基本样态,并辅之以分析、推导、评论,尤其是对于一些重大历史事实,着意进行学术提示,从而勾画出这38年的历史。以“近代书法的出发点”导论,提出这一时期书法的鲜明特征,为读者了解民国书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

《书法美学》

SdKouWt0x6IRgjirH2tBptEECKaenpcINIi5U9qx.jpg

《书法美学》系统地阐述了书法美学的基本原理、形式法则,并与其他艺术门类进行比较研究,见解独到,引人入胜,能帮助读者对书法美的存在、价值以及书法与生活的关系、所拥有的文化含义等各个方面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认识。

《篆刻艺术学通论》

eYFZkYhQ7Xf5Bj8qCzMYPlmZUeYVRC2SJsJnmtGe.jpg

本书对篆刻史料做了深入而系统的整理,分印式、印篆、印技、印学、印家、印史、印谱、印制、印话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它首先是‘论’,相对比较闫肃而不是随口海侃不着边际;但它又‘通’,涉及方方面面,而不是论文集那样的专题性太强又太窄。本次出版新增图片400余幅,以便读者对照阅读。

《书法学综论》

BIUEKUhVosCz6vLQa9sn1mW2FkV7QrIvgiMnl0b4.jpg

《书法学综论》是在陈振濂教授教学过程中对书法的创作、理论、风格史、批评史、美学、书家、临摹直至书法技巧等进行钻研、积累的一些体会,并通过备课加以系列化。严格说,本书并不是纯理论性著作。它寓整于散、寓庄于谐,好处是短小精悍,一题一议,读来轻松,既予人以深思又不至于落入太枯燥的理论叙述,同时也可以作为自学教材使用,各篇之间循序渐进,作教学参考。它的学科性格与理论意识是编撰的初衷,更多地使人了解“书法学”构建体系与其内涵。

《书法教育学》

aVAy7slLJwfDdV2uMGNvN48OOUUINoQ0fxlZyzau.jpg

《书法教育学》是陈振濂教授在十多年的大学书法教学生涯中,潜心探索,逐步整理出一个现代书法艺术教学的体系。他总结十年教学经验、并为当代书法教育学提供学科构想的《书法教育学》著作。全书以分成七个章节:书法教育学的确立、书法教育观念学的形成、书法教学的质量、书法教学的内容体系、书法教学计划的准备与实施、书法教学过程与方法研究和书法教育学的发展趋势。书末附录日本书法教育研究和从书法本科教学到书法研究生教学,供读者研究参考。《书法教育学》从各个方面梳理了当代书法教育的情况并提出研究理论,对当下的书法教育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在书法教育严重落后于其他学科教育水平的今天,陈振濂先生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日本书法史》

O8jewfmrreD3KKxhnRsIH1Qri0zlQ2xRKNjwoPDb.jpg

随着中日文化交流兴盛,中日书法家互动活动日趋频繁,使我们需要更多了解日本书法史的活动,如渊源、演变、流派、现状等等。《日本书法史》为陈振濂教授编著,全书从日本书法史、日本书法理论史、日本书法教育学等三个方面,涉及古代以及近现代日本书法发展的多方面,是了解日本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同时本书作为《大学书法教材集成》一种,也具有教育学价值。

《书法美学与批评十六讲》

6JfzpujCLGptdvgggDOyJFHYE9pc9qiZBT2ik9EN.jpg

《书法美学与批评十六讲》是陈振濂教授在中国美术学院主讲中国书法美学原理、欣赏概论和当代书法评论的课程录音基础上整理而成的。从书法美学原理、书法欣赏、书法批评三个方面讲述了如何从书法美学角度欣赏、研究书法作品。它的出版对推动当前书法进一步向高层次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也希望它的出版能使更多的人了解书法的艺术蕴奥,以它为入门的向导,走向书法的专业水平。

《宋词流派的美学研究》

7STQ6KyTQPk2hdPO8Wjshp6sqfsEpGVEkqehwQvv.jpg

《宋词流派的美学研究》是陈振濂教授在书法教学研究的间隙撰写的关于宋词流派的美学的研究,全书共八个章节,用发散的思维从宋词流派的产生,流派的划分、比较,以及从词的生成与发展的纵向和词形式的技巧和创作的横向等多个方面剖析宋词的流派美。作者不受传统宋词流派划分思维的拘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多方引证。本书对宋词流派美学的分析全面彻底,对今天的宋词研究有很高的借鉴指导意义。

《中国书法理论史》

RCqFmiHcfzbhJhaqu56lCGYJ5w28mdsbUPoXWOdR.jpg

《中国书法理论史》从第一章“六艺”“六书”、字学开始,以下是汉晋书赋、魏晋南北朝的“品”“评”、唐代书学专论和论书诗、宋代书论随笔、元代的法度规则要求、明代的激切批评、清代特别关注流派意识……在浩繁的古代书法现象和书学理论文献中,不断提取出最醒目的“关键词”以求一目了然。以点带面,重点突出,从而与平铺直叙面面俱到的一般史学教程,更与以介绍知识的书法史教学拉开了明显的距离。

《中国书法发展史》

DjcyO510IafflYtoTkOPwZdh5JLaAPRLXmL6YHqL.jpg

《中国书法发展史》从第一章“文字起源”到第十四章“清代书法诠释的独特性”,每一朝代都点出其时代发展特征:比如殷商甲骨文是“空间构筑”、两汉时期是“庶民化”、三国时期是“审美自觉”、南北朝是“碑”与“帖”、元代是“复古”、清代是“诠释”。本书立足于书法发展史作为学科门类的出发点,对书法史研究中的主要课题,即书法发展的总体脉络、断代、书体、风格、审美思想、思潮、流派、书家、作品等各方面进行系统讲解,力求为学生提示出一个较完整的书法史体系,以便学生掌握书法学中史学一系的基础知识。

2019年最新三种

zpFfh3RwUdusGrYrMBMtNwdEuNyL02h3lNHXuL4J.jpg

陈振濂学术著作集·第四辑

《线条的世界——中国书法文化史》着力于梳理中国书法发展的五千年古代史和一百年近现代史,运用新的研究成果,讨论文字与书法之关系,印刷与书写问题,材料工具对书法发展的影响,案头书与壁上书,书家身份与类型,时代变迁引起的形式和流派的审美变化等等。探讨什么是书法?书法艺术应该如何从既有的历史中抽绎出走向未来的“原动力”与“出发点”。

《中国画形式美探究》以“形式”为中心、“美学”为观点,从中国画本身来提出美学问题,强调形式自身作为一个系统的存在,列举了散的透视、折枝与全景、计白当黑、皴法美、骨法用笔、墨分五色、破墨与积墨等形式语汇的历史内涵与审美内涵,它与其他元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与独特性;自身系统内部各个结构元素之间的分合的有机性;以及创作主体的人与描绘对象的社会自然在形式中的协调与互为消长……

《近代中日绘画交流史比较研究》从近代史背景探讨出发,首先点出近代中国文化中“日本模式”存在这一重要事实;对“美术”词源加以考证并追溯其背后无所不在的“观念”问题;论及油画引进、裸体画之争、“美术革命”论战等重大事件,又以大量资料双向考察了近代到中国的日本画家、赴日本的中国画家的艺术成果,更从绘画史学、绘画理论两个主要领域和中日近代美术教育方面的比较研究中探讨近代中日绘画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Z63HlZOjoH7U4m3boEwirKf0KLobCQW1giwePpwI.jpeg

​陈振濂先生为中国当代书法理论界的领军人物之一,师从陆维钊、沙孟海、诸乐三,获书法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他的理论研究涉及中国书法、绘画篆刻等方面,并旁涉日本书法绘画。在书法研究方面他很早从事“书法学”的研究,为书法理论的体系化、规范化、专业化提出了学科构想。他视野开阔、方法新颖,自建理论体系,取得众多的学术成果。

1980年代末至今,他出版过三四十部书法、篆刻、绘画方面的理论著作,我社将陆续整理推出陈振濂先生的这些学术著作,试图以他为一个视角,梳理中国当代的书学之路。

供稿 李柯霖

摄影 李烁


关键字: 内容标签:流派,绘画,中国,上海书画出版社,书法,陈振濂,流派 绘画 中国 上海书画出版社 书法 陈振濂
下一篇:墨非墨画廊即将参展2019北京当代·艺术展 _展位F06_墨非墨画廊-作品-画廊-会让||上一篇:王羲之与《兰亭序》在中国文化中的影响和地位_北京画院-王羲之-中国-书法-书家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